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巡礼 > 正文
广场舞高分贝噪音扰民引热议 学生看书受扰欲扔水瓶
http://wmf.fjsen.com 2013-11-26 12:17  周逸雄 宋双庆 来源:楚天金报    我来说两句

舞者心声

宁愿忍受指责也要跳

大妈们为何痴迷广场舞

广场舞究竟有何种魅力,让大妈们宁愿忍受指责,也要跳个痛快?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10月6日傍晚,一轮弯月刚爬上树梢,武昌江滩的广场上,近百名大妈正跳着一种被称之为袖舞的藏族舞蹈。

大妈们踩着轻快的节奏,或转动,或跳跃,一会儿围拢形成一个圆形,一会儿散开。观看她们跳舞的游客神情专注,不时击节赞叹,仿佛在欣赏一场专业的舞蹈表演。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身子已不是很灵活,仍然跟着老姐妹们甩开臂膀,动作虽然显得有些吃力,但劲头十足。

跳舞的张大妈告诉记者,那名白发太婆已经71岁高龄,在此跳了一年半的民族舞。来此跳舞的,不仅有来自周边各个小区的人,甚至还有从武泰闸丰收小区赶来的人。

现年60岁的张婆婆,跳广场舞已有10个年头了。以前,她在单位做会计,经常头晕脑涨,还有轻微的高血压。但是自从跳起广场舞,不仅睡眠质量提高了,连高血压都再没犯过。“一个月才交30元钱,又开心又健康,比窝在家里打麻将强多了!”张婆婆说着笑得合不拢嘴。

汉口后湖的李女士不仅和“舞友”一起跳舞,还一起逛街,闲暇的时候还组织一起旅游。后来,其中一名50多岁的好“舞伴”突然病逝,她们还一起前往哀悼。“因为跳舞,让我们对这个城市有了归属感。”徐东爱家国际小区的一名“老汉漂”(因为照顾儿女,独自从外地漂泊在武汉的老年人)这样告诉记者。

硚口宗关汉西发展社区的舞者们很尴尬,原本在小区里的小广场上跳舞,后来有人投诉噪音扰民被赶出后,只好在街边的一块空地上跳起了舞。“我们并不是故意想制造噪音,打扰别人休息,而是根本没有合适的活动场所!”年过半百的张女士说,来跳舞的老年人大多听力不好,音乐调小了听不清,调大了又会扰民,她们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症结探究

缺少场地因陋就简

广场舞畸态存在侵扰居民

老人家们想找个开阔的地方聚在一起跳舞健身,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社会还理应提供给它一定的公共空间保障;然而,周围的居民不想被滋扰,同样无可指责。双方都没错,错在哪里?“病根恐怕是城市里缺少适合跳广场舞的地方。”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认为,目前的室外公共广场尤其是社区广场,大多都不适合广场舞:一则面积太小;二则,距离居民区太近。大多数城市管理者更专注于建设高楼大厦,留给广场的空间越来越狭窄;而开发商也不会这么慷慨,在寸土寸金的小区里留出一大片空旷的空间。于是,广场舞便见缝插针,因陋就简地跳起来了。

湖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继涛教授认为,广场舞的矛盾从侧面说明了广大市民公民意识的觉醒,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公民之间在相互宽容的前提下,学会自我组织和管控。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社区居民公共空间的开放和社区文化的建设。

目前,武汉市也拿出了一些办法,对广场舞扰民的问题进行管理。本月5日开始,解放公园制作了两块用淘宝体写成的提示牌,提醒跳舞和锻炼的人注意噪音,同时在院内安装噪音监控设备,规定在50米外,音量应控制在65分贝以内,晨练时间7时至9时,晚练时间19时至21时,地点尽量远离居民楼。除此之外,该园还成立20人的综合治理队伍,每天早晚手持分贝仪对园内噪声进行监控。此外,解放公园管理处已与园内59个健身团队签订管理协议,一旦有团队违规开展健身活动,经劝导不予改正的,将取消其登记资格。

■ 他山之石

国外如何管理广场舞

在国外,许多公众娱乐活动,其产生的噪音、声光电等效应不亚于广场舞,甚至远在广场舞之上,如在加拿大温哥华,每逢周末,一些公共场所都会举办街头、广场音乐会,有些音乐会因是摇滚、重金属风格,台上台下,歌声、乐器声、呼喊跺脚声连绵呼应,说是“地动山摇”也不算过分。

然而所有这些在公共场合举行的活动,都有严格的约束和限制。在温哥华,什么样的场地允许举办什么类型的公众活动,是有严格限制的,离居民区较近的场所,噪音较大、聚集人数较多的活动,会被明确列入禁止范畴,而那些允许举行这类集会、活动的场所,则通常处在人烟稀少、不会扰民的地方。

在居民区范围内或附近,别说摇滚乐、广场舞之类“大动作”,就是露天高声播放音乐,被投诉或报警后也会受到严肃处理;居民区内,晚上超过9时,住宅内的音乐声或音响声都要调低,否则一旦被举报,警察也会上门的。对于居民区内的噪音或集会扰民,国外许多地方采取的是“零容忍”政策,即社区内固定业主只有一户反对也会禁止。《新京报》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广场舞“声音大、扰民”的意见多达近五成,倘这是发生在加拿大某社区的调查,广场舞是断乎跳不成的。

(据《新京报》报道)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