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中组部、中宣部、全国妇联、中共江西省委共同主办的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龚全珍是全国道德模范,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她跟随丈夫回到江西莲花老家,扎根山区当“农民”,投身教育,爱心奉献,如今年逾90岁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热心帮助困难群众,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龚全珍以实际行动弘扬真、善、美,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龚全珍是“真”的典范。一方面,龚全珍坚持与自己“较真”,她在40余本日记中不间断地展开深刻的自我批评,“感到很惭愧”、“很不应该”、“抓紧时间”等反思自警之语频繁出现,体现出她敢于直面自我、严于自我剖析的态度和勇气,她以日记为“镜子”,老老实实地还原自己的心理活动、思想斗争,展示自己战胜犹豫、退缩心理后付诸实践的过程,真正触及灵魂,和自己说“真话”,对自己严格要求、高度负责。另一方面,龚全珍总是对他人付出“真心”,“帮助别人,也要顾及尊严。党员帮群众,是本分,不是施舍”道出了她的真诚、仁爱之心。她关心青少年成长,在乡村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几十年,耄耋之年又成立工作室开展红色教育;她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及时发现群众生活困难,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只要还能动,还能讲,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永不掉队”的宣言,体现着龚全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为民本色。
龚全珍是“善”的使者。首先,龚全珍注重崇德向善,努力做到见贤思齐。她在日记中常常以榜样为“镜”,表达自己向丈夫甘祖昌、名人伟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学习的决心,比如学习张仲景虚心求教、白求恩的热忱无私、同事的高风亮节,有感于革命烈士的坚强不屈,她自问如果换做自己能否过得硬,答案是“能!一百个能,是火海我也上,绝不怕死贪生!”其次,龚全珍日积小善,终成大德。43岁时她在日记中要求自己做好事“天天如此”,时间已经对此交出肯定答案。将近87岁时,她对党组织承诺“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世后……生前捐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要求子女们继续捐助到毕业。”终身为民的情怀令人动容。再次,龚全珍注重引人向善。她不仅通过捐款捐物、结对帮扶的方式提供实际帮助,而且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周围、带动社会,使原来只知道赚钱的企业老板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创新方式以直观形象的主题漫画展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龚全珍向善、行善、成善,不遗余力地播撒着人间大爱。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1-25帮扶道德模范关乎价值导向
- 2013-11-25道德模范之美 美在心灵
- 2013-11-25让“微”道德点亮心灯
- 2013-11-25“记者节”想到记者的人格道德形象
- 2013-11-25传播道德 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