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3日起,贵阳市荔波县樟江旅游景区正式启动创建无垃圾景区活动。景区负责人介绍,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以前景区内使用的都是垃圾桶。但垃圾桶的设立会破坏自然景观的和谐,并且景区内设立垃圾桶,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维护、保洁。这次创建无垃圾景区,是全国首次尝试。(11月5日《贵阳晚报》)
作为一种陋习,乱扔垃圾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在一些旅游景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论是“图方便”的投机心理,还是“随大流”的从众心态,抑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偏执做派,乱扔垃圾异化为一种集体行动的逻辑,旅游景区频繁遭遇“垃圾劫”。樟江旅游景区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与决绝,取消景区内所有的垃圾桶,这样的一反常态,迅速引发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从制度善意上来讲,取消垃圾桶的初衷是为了“倒逼”游客的道德自觉与文明素养,催生社会文明。然而,游客文明观念的更新、价值排序的重塑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取消垃圾桶的做法,在许多人看来无疑是“揠苗助长”——有垃圾桶尚且乱扔垃圾,没有垃圾桶岂不变本加厉?
为了让目标到实处,该景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一方面,每位游客进入景区时,都会领到一个清洁袋,游客产生的垃圾通过垃圾袋收集,出景区后集中收集处理,以杜绝在景区内丢弃垃圾;另一方面,景区还将实行区内全面禁烟,为景区生态安全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此外,为了提高违约成本,提高规范的外部控制力,今后也会针对乱扔垃圾、景区内吸烟制定相关惩罚标准。
可是,不乱扔垃圾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背后的实施操作系统越是强大,就越能被人们遵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取消垃圾桶既缺乏制度支撑,也缺少社会基础,难以得到老百姓的理解与认同,很有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了了之,最终进入“初衷良好,方法僵化,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治理怪圈、取消垃圾桶,实质上是景区将环境治理的责任部分转嫁到游客身上,是对游客进行的一种“道德捆绑”。垃圾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便民、利民的基本属性;事实上,景区的垃圾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并且存在着分布不合理、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一旦垃圾桶实现了物尽其用,公众遵守规范的社会成本大为降低,“不乱扔垃圾”的社会文明才会逐渐形成。
因此,我们在肯定景区无垃圾桶的初衷的同时,更应该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实现公共产品的优化配置,为游客的垃圾寻找“出口”,而不是“变疏为堵”。(杨朝清)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1-08传播道德 收获幸福
- 2013-11-05公民道德建设新风尚 老人简办寿庆捐5万元献公益
- 2013-11-01福建省首个服刑人员“道德讲堂”宁德开讲
- 2013-10-31道德的昭示 向上的力量
- 2013-10-31道德模范是我们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