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巡礼 > 正文
《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获准实施 再现左学右庙
http://wmf.fjsen.com 2013-10-31 09:28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泉州府文庙是“海滨邹鲁”的标志(石勇/摄)

昨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正式获准实施。

《保护规划》明确了泉州府文庙的文物保护范围和保护区划,将分为近、中、远三期进行规划保护,拟搬迁保护范围内占用古建筑的现有单位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多、高层建筑。

□早报记者 张素萍

明确保护区划分近中远三期保护

《保护规划》明确规定了泉州府文庙的文物保护范围,即东至明伦堂、育英门围墙,西至兰桥巷,南至泮宫内东西走向通道及育英门前红围墙,北至红墙。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百源路,西至中山中路,南东段至八卦沟,西段至涂门街。

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庙及其相关历史环境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保护规划》明确文庙的保护区划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级,其中建设控制地带分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和二类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总范围与规划范围相同。保护区划总面积13.54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层数三层以下

参考《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纲要说明(主城区)》:民居保护有三大片,为旧馆驿片、后城巷片、青龙巷片。这几片民居在调整使用功能的同时,保存原有的建筑形式,街巷的空间和尺度还应保持原来的风貌。为保护重点文物古迹,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层数应控制在三层以下。

针对现状,未来拟搬迁保护范围内占用古建筑的现有单位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多、高层建筑。

根据规划,泉州府文庙将分为多个功能区。

恢复文庙府学设公共绿化广场

《保护规划》称,将以现有文庙范围内的文物建筑及周边相关环节作为整体进行格局保护。

大成殿以北至打锡街以南的空间,将调整为公共绿化广场,规划以绿化为主,结合小品与休憩设施的市民休闲广场,丰富文庙周边的景观环境;

明伦堂以东的华侨大厦所在的空间将调整为府学广场,作为恢复文庙府学的地点;

各种商业广告标识、标牌应按统一形式、尺寸、位置安装,不得遮盖建筑主要外观;

对现有21棵古树名木进行编号登记,以古树名木树干为圆心,直径5米的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性活动;

对于碑石、木匾等与文庙直接相关的附属文物,维持现有的保护方式。

清乾隆二十六年的泉州府文庙平面图

【分期任务】

●近期(2013-2015年)

完善“四有档案”,建立信息的收集管理机制;文物保护征地,主要是府文庙前的广场用地改为文物古迹用地;进行保护范围内府文庙建筑的修缮工程设计,阶段性地实施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控制地带内后城古民居的修缮工程设计;拆除府文庙西侧兰桥巷、府文庙北侧以及东侧的民居、建立消防通道;搬迁办公用房至文庙广场西侧新建仿古大厝内;搬迁府文庙内的古玩市场,增加绿地。

●中期(2016-2020年)

继续进行建设控制地带后城古民居的修缮工程设计;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协调建筑的搬迁、拆除、改造;建设控制地带内电线迁埋,景观整治等,完善基础设施;形成完善的展示系统,包括入口区、服务区、展示区,形成展示路线,配置相应的设施。

●远期(2021-2025年)

搬迁府文庙东侧的华侨大厦,恢复与文庙相结合的府学空间;全面实现府文庙保护、管理、监测与研究的现代化,建立国内领先的儒家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管理与研究结构。

【背后】

数易其稿 八年定方案

2005年,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与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合同,委托该院编制《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2010年4月初步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成果文本。

2010年,福建省文物局邀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在泉州召开《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评审会。专家们就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审查,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2010年9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成果文本终于出炉。

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该规划,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进一步修改后,形成正式成果文本。2013年9月6日,《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正式获准实施,为泉州府文庙的有效保护管理与合理有序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法律保障。

【链接】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移建今址,整体建筑由孔庙和府学两大建筑构成,并附以乡贤名宦诸祠。其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布局严整,是“海滨邹鲁”泉州的标志。2001年6月,泉州府文庙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报道>>>

再现左学右庙 勃兴“海滨邹鲁”

清代泉州府学宫平面图 (叶舒雯 翻拍)

日前,省政府批复同意公布《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要求省文化厅会同泉州市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该规划将对保护范围内多个文物建筑进行修整,将搬迁或拆除周边影响文庙风貌的建筑,力争恢复全貌;并计划打造府学广场,作为恢复文庙府学的地点。“《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的正式获准实施,为泉州府文庙的有效保护管理与合理永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法律保障。”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何振良表示。

□本报记者 叶舒雯

历史追溯 东南地区最大文庙建筑群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移建今址,整体建筑由孔庙和府学两大建筑构成,并附以乡贤名宦诸祠,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布局严整,是“海滨邹鲁”泉州的标志。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与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地区儒学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2001年6月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列为福建省重点涉台文物。

府文庙内至今完整地保存着清代的成套祭孔乐器、礼器、祭器、舞具,其主体大成殿是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结构,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建筑规格。

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展示图(叶舒雯 翻拍)

现状直击 部分建筑被损毁侵占

府文庙由孔庙、府学、祠堂三部分组成,现存有泮宫门、大成殿、明伦堂、蔡清祠等18座古建筑。

作为庙、学合一的整体,府文庙自北宋太平兴国移建今址以来,至今基本保持着建成时期的规模和风貌,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部分建设活动影响到了文庙的完整性,特别是部分新建筑的形式、高度、尺度、色彩等方面与文庙整体风貌不相协调,从而破坏了文庙原有的空间尺度与格局。

除孔庙和府学范围内建筑基本保持原状、位置未发生变动外,如今,府文庙棂星门及部分祠堂建筑损毁,还有一部分被现代建筑侵占了原有位置,如明伦堂东侧的祠堂用地被华侨大厦和泉州中国旅行社等现代建筑占压,蔡清祠等部分文物建筑被改造为商业或其他功能,造成了府文庙孔庙、府学、祠堂三合一格局遭到破坏,其左学右庙的文化遗存也未能全面继承及延续。

整治改造 将改造后城街民居

根据文庙及其相关历史环境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的要求,文庙的保护区划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级。其中,保护范围东至明伦堂、育英门围墙外扩5米;南至八卦沟以南,入口牌坊处至涂门街;西至西庑围墙外扩10米;北至打锡街。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百源路,南至涂门街,西至中山中路,北至打锡街;二类建设控制地带为一类控制地带南北两侧向外扩50米,东西到道路外沿。

具体的建筑环境整治措施为:

保持现状——针对与府文庙风貌协调的建筑,主要集中在后城街两侧的传统民居和仿古建筑及蔡清祠南面的建筑;

搬迁——针对庙内借用古建筑的单位和庙外与文庙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为主搬迁保护范围内李文节祠、庄际昌祠、蔡清祠、崇圣祠内借用古建筑的现有单位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水利水电局宿舍、华侨大厦、泉州中国旅行社等多、高层建筑;

拆除——针对保护范围内紧邻文庙,影响文庙安全的建筑以及影响文庙景观的构筑物,主要有文庙西、北、东三面的住宅及商业建筑;

降低高度并改造——针对建筑层数过高,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且外观形式与文庙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主要是文庙所在街区东、南、西、北四个角的多层建筑;

外观改造——针对建设控制地带内与府文庙不协调的建筑,从建筑外观材料、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造,主要是中山中路以东的民居和后城街两侧的民居。

在此基础上,将府文庙大成殿以北至打锡街以南的空间调整为公共绿化广场,规划为以绿化为主,结合小品与休憩设施的市民休闲广场,同时沿文庙西围墙增加绿化带,丰富文庙周围的景观环境;明伦堂以东的华侨大厦和泉州中国旅行社所在的空间调整为府学广场,作为恢复文庙府学的地点。

古建筑修整 多个文物建筑将维修

根据规划,未来需要进行现状修整的文物建筑主要包括大成门、育英门、东书斋、西书斋、明伦堂,以及金声门、玉振门、东庑、西庑、泮宫门、蔡清祠、庄际昌祠、李文节祠、崇圣祠,这些建筑将主要以加固处理为主,维修变形、损伤、缺失的部分。

经过整体改造的府文庙展示区,除展示文庙古建筑群原貌,还将设置古代教育展览、历史名人纪念展览以及祭孔拜庙等传统文化活动展示,预计一年可接待的旅客容量为32.05万人,其中府学路以北还将增设停车场。

部分规划分期

近期(2013年-2015年)——

府文庙前的广场用地改为文物古迹用地;

进行保护范围内府文庙建筑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后城古民居的修缮工程设计,阶段性实施工程项目;

拆除府文庙西侧兰桥巷、府文庙北侧以及东侧的民居,建立消防通道;

搬迁办公用房至文庙广场西侧新建仿古大厝内;

搬迁府文庙内的古玩市场,增加绿地;

健全府文庙功能设置,逐步完善孔庙、府学、祠堂的功能;

中期(2016年-2020年)——

继续进行建设控制地带内后城古民居的修缮工程设计,阶段性地实施工程项目;

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协调建筑的搬迁、拆除、改造;

形成完善的展示系统,包括入口区、服务区、展示区,形成展示线路,配置相应设施;

远期(2021年-2025年)——

结合相关城市规划,搬迁府文庙东侧的泉州中国旅行社和华侨大厦;

全面实现府文庙保护、管理、监测与研究的现代化,建立国内领先的儒家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管理与研究机构。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报道>>>

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方案获批 大成殿年内将修缮

东南网10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今后,泉州府文庙的保护与规划有了量身定做的“紧箍咒”,在13.54公顷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周边建筑风貌应与文庙相协调。

酝酿8年,《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由福建省政府批复,同意由省文化厅和泉州市政府组织实施。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何振良主任介绍,泉州的31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此前只有南安蔡氏古民居制定了保护规划。

各阶段实施重点

近期:完成规划的编制、报批、设立界桩;进行文物保护征地,主要是文庙广场用地改为文物古迹用地;拆除文庙西侧兰桥巷、北侧及东侧民居,建立消防通道;搬迁文庙内的古玩市场、增加绿地等;

中期:继续实施修缮工程设计,对不协调的周边建筑进行拆迁、拆除、改造;

远期:主要将恢复与文庙相结合的府学空间,建立国内领先的儒家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管理与研究机构。

三个圆圈 圈定保护范围

泉州府文庙是我国东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建筑群,包含宋、元、明、清四代建筑形式。2001年6月,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起,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委托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院制定保护规划,几年来数易其稿。今年年初,获国家文物局发文批复。

文庙所在区域为古城片区,其规划的制定参考了《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如,泉州古城城市空间考虑到小尺度、小比例、小体量的建筑尺度,文庙区域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层数也被要求控制在三层以下。

根据方案,文庙的保护区划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中建设控制地带分为一类和二类,保护区划总面积为13.54公顷,最重要的保护范围为3.59公顷。

周边建筑 分期分批改造

方案将保护规划期限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为今年至2015年;中期为2016至2020年;远期为2021年至2025年。

文庙周边建筑被指规模、色彩与文庙古建筑严重冲突。如,目前一层临街商铺建筑高度超过文庙,且距文庙建筑太近,存在消防隐患。东侧华侨大厦及泉州中旅建筑过高,形式现代化,破坏了文庙原有的孔庙、府学、祠堂三合一的格局。

规划指出,文庙西侧民居应以三层以下建筑为主;在保护范围区域内,将拆除、搬迁危害文庙安全或影响景观风貌的建筑物。在建设控制地带,计划对环境风貌有影响的建筑进行分期分批改造,使之与文庙环境相协调。

泮宫老屋顶 将永久展示

本月底,泮宫牌楼修缮工程将完工,原有的钢筋水泥仿木结构屋顶将整体挪至文庙广场棂星门与蔡清祠中间原有的草坪上。今后,22吨重的大屋顶将在这里永久展示。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何主任说,原来的门楼是1914年由南安爱国华侨李功藏捐建的。大屋顶记录了泮宫古建筑的历史,永久展示可以让人们了解民国早期如何在古建筑上使用水泥材料,最大可能保留门楼的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

22吨重的庞然大物如何挪至百来米外的草坪上?何主任说,会在路面上铺设大块的铁板,用滚轴一点点地挪动过去,移动的工程在本月底至下月初进行。

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修缮,近期也将启动招投标,最快年内动工。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