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道路文明”的治理困境
http://wmf.fjsen.com 2013-05-07 16:24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行政执法的行为纠偏和矫治功能,关键不在于处罚的强度,而在于执法的密度与持久度
闯红灯可谓现代城市治理的顽疾,如何有效纠治这一现象,让不少城市管理者伤透脑筋。在经过近一个月“缓冲期”之后,北京5月6日正式开始对“组团式过马路”说“不”,对不听劝阻、带头硬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分别处以10元和20元的罚款。
想铲除闯红灯这样的“城市牛皮癣”,仅仅寄希望于一场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即便是像北京那样将专项整治贯穿全年,其持久性的效果也有待观察。所以出现“组团式过马路”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迅速进入汽车时代,但道路文明水平却没有随之迅速提高。因而倡导交通文明,培养公民对法律规则的尊重和信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问题在于,如何培育公民的这种规则精神?
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一直如影随形。执法时紧时松,一些城市的马路秩序也时好时坏,在这种执法游击战中,交管部门面临的困境在于:人人都有可能闯红灯,但执法力量不可能强大到对每个行人盯梢的地步,于是治理者往往在情况严重时展开集中式治理,寻求短期内的治理效果。一旦秩序好转,执法的松懈便导致闯红灯现象回潮,久而久之易在民众中形成误区,闯红灯是“正常”的,等红灯反倒成了“异类”,甚至在违法行为受到矫治时感到不适应,出现抗法现象。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3-05-07促文明创建 省委文明办召开测评工作说明会
- 2013-05-07红土地上铺新绿 福建省龙岩市推进生态文明纪行
- 2013-05-06南靖县局举办“文明餐桌、节俭惜福”道德讲堂
- 2013-05-06晋江举办“文明出行,低碳生活”自行车环市活动
- 2013-05-06晋江毓英中心小学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