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文明巡礼 > 正文
南安英都“拔拔灯”闹新春 已有500多年历史

2013-02-20 10:1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春节期间的南安英都,可以用“多”字形容,灯多、人多、队伍多。

  带小朋友“拔拔灯”,希望这项民俗能在他们这一辈继续传承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2月19日讯(记者 陈斯红 苏碧蓉 林天真 陈丽娟 吴月芳 张帆 李秋云吴佳弘 黄谨 谢向明 通讯员 吴少红 詹文坤文/图)昨晚的英都,可以用“多”字形容,灯多、人多、队伍多。26条“灯龙”、6000多米长的游灯队伍照亮了整个英都镇区,天上烟花不断,耳边鞭炮不绝。一年一度的“拔拔灯”活动,男女老少齐助阵,为的是一年好运气。

74岁的英都“土著”廖榕光,10岁便开始游灯,至今已经有60多个年头,是英都“拔拔灯”的传承人之一。他介绍,昭惠庙管理机构在尾牙之后,就已开始进行活动的前期准备。昨晚共有来自英都镇的26个游灯队伍参加拔灯,加上观看者,有近3万人。“不少英都人在外做生意,就算春节不能回家,也一定要在初九赶回来参加这个活动”。

红红的灯笼被粗粗的麻绳连成串,穿梭在英都镇区。灯笼上“恭喜发财”、“招财进宝”等喜庆字眼,寄托人们的愿望。灯笼旁,站满了村民,手抓着绳子,跟随队伍绕着英都镇区,走了十几公里。队伍经过自家门前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烟花,不少人家里还保留燃烧稻草篝火的习俗。“火代表喜庆,红红火火,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廖榕光介绍。

洪先生和洪小姐都是英都镇人,明天就要结婚了,却也抽空来拔灯。洪先生说,今晚出来拔灯可以多沾点喜气,讨个好彩头。

来自厦门、泉州市区等地的摄影爱好者也来了。他们说,很少看到这么宏大的场面,明年有机会还会来。而来自英都本镇区的几位摄影爱好者,更是装备齐全,人人肩上配备对讲机。他们已经参加拔拔灯拍摄5年了,希望用镜头将家乡的民俗记录下来。

游灯队伍中,还伴有舞龙、舞狮等表演。廖榕光说,这些民俗表演与“拔拔灯”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拔拔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民俗表演的发展与传承。

游灯的队伍中,还有廖榕光的孙子辈。他希望,孙子、孙女通过参加“拔拔灯”活动,理解这个活动,并在以后继续传承,并将“敬畏自然”和“祈求美好生活”的理念保留下来。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