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是良性教育生态的保障
■储朝晖
如果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长期以来,家庭都是孩子人生所经历的第一所学校,改变也就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如果从世界发展趋势来说,从义务教育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应尽的义务成为一种共识后,将小孩交给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共学校也就成为主流的选择,即是主流就不能完全堵住非主流,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和日本当初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都不认可在家上学,后来随着“在家上学”潮流的发展都放开了许可的口子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一个纵横比较的坐标中可以看出,在家上学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走向“桃花源”的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正是原本教育的回归,或是家庭教育在新的情境下的发展和创新,是由单一教育向多元多样的教育的回归,世界上这股潮流的主导价值取向是建立以孩子为中心的学校。
当然,这是理想主义者的追求。现实往往是“骨感”的:激烈的就业竞争,在家上学的成本极高,专业教师的缺乏,孩子天性的极度复杂性,认知的误区对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想实现的障碍……因而,有决心这样做的家长要意识到这是在人类认知尚不完全的领域的创新,要有遭遇挫折、付出成本的心理准备。
正因为如此,社会上对这些人的探索性行为,不能以刻板的观念评价,例如城市教育一定优于乡村教育,考高分就是好学生,上大学才是成功的教育路径,等等。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自主性的发育、对自然的兴趣、对社会问题的感知又何尝不是教育?何谓优质教育,的确可以有一般的普适标准,然而最终要看是否适合于某个具体孩子的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需要。
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不急于对“桃花源式”教育下定论,给这样的探索以适当的空间与包容,就会使单一的教育生长出多样性,就会使单一的评价向多元转变,就会让更多不自主的人变得自主。他们的作为本身增加了教育的多样性,也为其他公共教育的改善提供了新的参照。多种形式、多样性的学校本身是形成教育良性生态的前提和保障。■陈宝泉(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01-22武汉7家庭自办桃花源式教育 深山下读四书五经
- 2013-01-15泉港区启动"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读书教育活动
- 2013-01-10福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 2013-01-09南安市联星中学开展道路文明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 2013-01-08熊秀梅:走进科学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