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教授不授课有几般理由?
http://wmf.fjsen.com 2012-09-26 16:14  徐瑞哲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当然也有教授说,不愿授课出于学生因素。因为如今“90后”大学生不如他们那时好学,进了大学、不愁毕业,反倒不如高中用功。一些学生整天“宅”在宿舍,似乎永远不想上课,才不管上课的是不是教授。另有教授怪教案、怪教材,年年岁岁课相似,只是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个学期都在简单重复劳动,连教学者都感觉无趣,又何况学生们呢?

那么,让更多教授回到课堂的有效动因是什么?还是重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但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天平似乎还未公平。教授忙科研、忙外联、忙赶场,很大程度是利益驱使。显然,教学之外带来的利益往往大大多于教学本身,有时在校外开个讲座、当个评审,远比开一门课来得实惠。更需思变的是,即使教授成为100%的科研型教授,只要他为学校增加论文数量、课题经费、项目分成,在现有考核体系中,这位教授依然是好教授、名教授。若高校愿意放弃一些眼前利益的驱动和导向,在师资考评与分配体制中端平“两碗水”,甚至向教学型教授有所倾斜,教授授课的积极性、能动性也不难被调动起来。

保护上课教授的利益,就是保护听课学生的利益。当大学课堂真正成为教授奔忙之所,教授与学生的关系自然就会理顺。一旦教学时间有了保障,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教授们将科研奥秘、产学研经验、大学文化以及师道精神都带入了课堂,那么这方神圣讲台对学生的吸引力、对社会的影响力必会大增,国内高等教育生态也将更为良性、健康、可持续。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