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谁来抚慰“献血状元”的失落与期望
http://wmf.fjsen.com 2012-09-25 09:38  杨朝清 来源:中国文明网四川站    我来说两句

北京小伙子郝伦因献血197次被誉为“献血状元”,然而这个曾获颁“全国无偿献血金奖”的男孩,其实还有另一面令人心酸的人生。因为献血,他曾经有近八年时间处于失业状态,至今没有女孩愿意与34岁的他交往;因为献血,他曾遭遇奚落,遭遇不理解,一个人孤独面对无奈与彷徨。郝伦说,他现在有三个期望:“找个和公益不冲突的工作,组建个幸福的家,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中来。”(9月23日《工人日报》)

在血荒逐渐蔓延全国的背景下,无偿献血这一志愿服务行为被赋予了更多含义。社会信任链条的脱节乃至断裂,让老百姓找不到足够托付信任的载体;血荒的背后,往往隐伏着信任荒的鬼魅气息。换言之,公众之所以不愿意挽起衣袖、走向献血车,通常是担心温暖的鲜血成了冰冷的数字,成为别有用心者计功谋利的工具。

然而,“献血状元”郝伦却打破常规,将无偿献血的故事书写到底。透过其二伯父的亲身经历,“血能救命”早已深深镌刻在他的脑海里。从1997年6月开始,15年时间里,郝伦先后献血197次,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进步奖”等诸多荣誉。在道德话语里,有助于救死扶伤的无偿献血无疑是好事,“献血状元”无疑是好人。

然而,和吉林长春的“打伞女孩”一样,道德高分既不等同于职场高分,也不意味着情感高分。在道德考场,人们讲究的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在职业考场,人们追求的是效率优先、工具理性;在情感考场,人们侧重的是门当户对、情投意合。在不同的生活舞台,在不同的社会考场,不同的逻辑考量和价值追求的背后,往往藏匿着不同的角色期待和社会评价。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