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践行福建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福州举行
http://wmf.fjsen.com 2012-09-18 08:17 谢添实 李琰之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工作53年只做一件事
今年71岁的谢华安,参加工作到现在53年,自认为只做了一件事:让稻谷产量更高、米质更好。他历经近半个世纪,在水稻育种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培育出杂交水稻良种“汕优63”、超级稻新品种、再生稻新品种。
福建冬天温度低,不能进行育种研究。为加快进度,必须利用海南岛四季如春的优越条件,开展南繁试验。1972年,谢华安第一次去海南。当时全国有上万名专家进岛南繁,条件很困难,他睡过澡堂、走廊、农资仓库,要到30里外大山上砍柴,大家轮流挑水做饭。为了南繁试验,他7个春节都在海南崖县度过。
经过多年多点的病区筛选,谢华安终于育成抗稻瘟病的“明恢63”。随后,解决了“三系”杂交稻制种花期不遇等难题,配组育成了抗病力强、产量高、米质好的“汕优63”杂交水稻新品种,每亩平均增产67公斤。
从1986年起,“汕优63”连续16年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至今累计推广近10亿亩,增产粮食700亿公斤,足够全国13亿人吃上两个月。在东南亚,“汕优63”被称为“东方神稻”。
谢华安担任省农科院院长后,虽然年龄大了,时间和精力也大不如前,他仍然坚持开展科学研究。周一至周五,他处理行政事务,周末赶到尤溪、沙县等试验基地开展研究。由于急着赶路,途中曾经发生过三次车祸,差点送了老命,但还是坚持下来。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人的一生,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科研领域有所成就,让百姓吃得上香喷喷的米饭,非常有意义。”谢华安说,有生之年,他还要开拓新领域,研究选育耐贮藏的水稻品种,培育丰产性、抗病性、优质性、广适应性“四性”综合水平高的超级稻品种,让田间地头处处稻花飘香。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2-09-17邵武昭阳小学启动"学雷锋弘扬福建精神"读书活动
- 2012-09-14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举行
- 2012-09-11马照南周六省图书馆为您讲解福建文化与福建精神
- 2012-08-24把学习实践福建精神活动引向深入
- 2012-08-24切身领略福建精神的巨大感染力
- 2012-08-24深入学习实践福建精神暨《福建精神读本》出版发行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