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只要踏上时代前进的节拍,顺应普通百姓的心愿,便很快会成为流行甚至是时髦。”
9月7日,人民日报转载了人民网的评论文章《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引发了广大网民热议,该评论文章开头便一语道破“走转改”活动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宗旨。自去年8月份“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广大新闻战线工作者也正是按照这一根本宗旨,将更多的笔触和镜头给了基层一线,挖掘出了“最美”、“平凡英雄”等一大批基层典型报道,亲民性实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但随着“走转改”的深入,如何避免活动一阵风,能否坚持下去,也让一些学者和群众心生疑惑。几天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坦言确实存在部分记者将“走转改”当成了“走过场”,在基层采访时静不下心、沉不下去。类似的问题,在各地各级新闻媒体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今年初某电视台记者还曾贴出“看到农村人就烦”的微博,引起网友一片哗然。
问题虽只是个别存在,但若放任无视,将成为“走转改”深入持久开展的绊脚石。和众多普通老百姓一样,笔者也希望“走转改”活动能走得更深些,让生活中能多看到一些真善美,多消除一些假恶丑。对于“走转改”如何走得更深,笔者在此浅淡三点建议。
一是破解壁垒,为媒体记者采访减少体制阻碍。所谓基层,并不单指老、少、边、穷等地理位置上的偏远地区,在互联网时代的今日,有时网友普遍关切的民生焦点,也是基层。最近,陕西“微笑局长”的手表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而所在地的地方媒体就几乎没有声音。按照国内普遍的新闻采写、采编机制,一些对政府作为不利的话题,记者们在报题时,往往很容易被地方政府扼杀,原因无非体制制约——地方政府新闻主管机构管着记者们的饭碗。“不能批评所在地区政府部门”、“负面新闻需多级审稿”等一些体制障碍,已经严重妨碍了新闻媒体的独立性。而一些地方社会矛盾甚至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往往因为管辖原因地方新闻媒体不敢触碰,只能求助于中央媒体如央视《焦点访谈》、《新闻1+1》等去曝光。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07-24龙文区朝阳法庭开展“司法走转改”活动成效显著
- 2012-05-04刘云山:社科理论界也要“走转改”
- 2012-04-16泰宁法院“司法走转改”深入基层“问情于民”
- 2012-04-11走转改 蕉城:让五保户顺利入住敬老院
- 2012-03-26发扬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记"走转改"报告团全国宣讲活动
- 2012-03-15泰宁法院走基层深化“司法走转改”活动亮点纷呈
- 2012-03-12新闻界委员热议"走转改":建长效机制 确保常态化机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