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题:发扬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记“走转改”报告团全国宣讲活动
新华社记者
3月16日至24日,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报告团分赴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武汉做了9场报告会。赵鹏、何盈、雷飙、朱兴建、刘彤、肖春飞、林燕萍、张萍、张璋、栾婷婷10位记者与媒体同行、大学生、社会科学工作者分享了自己在“走转改”报道中的体会与心得。
做裤腿上永远沾着泥巴的记者
陡峭的悬崖,湍流的江水,孩子纯净的笑容,对愿望的茫然……中央电视台浙江记者站记者何盈去年夏天做的纪录片《皮里村蹲点日记》展示了新疆叶尔羌河上游皮里村塔吉克族孩子艰难惊险的上学路。她说:“我想做一个裤腿上永远沾着泥巴的记者,因为我觉得一个合格的记者就该是这样,而且我觉得一个裤腿上永远沾着泥巴的记者是幸福的。”
丹东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彤被当地人称为“泥腿子记者”,每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采访新闻。他最直接的感受是:只有记者“下去”,新闻才能“上来”。
“骑车能走到开车到不了的地场,而且我的自行车与居民的自行车摆一起,彼此之间便一下没有了距离。多年来,这辆自行车陪我进村入户、走街串巷,我对它充满了感激和不舍。”刘彤说。
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肖春飞说,微博时代的记者,最缺乏的是面对面的深入采访,大家满足于打打电话,或者通过邮件采访,甚至在网上扒扒材料,但是这种新闻,不可能有细腻的表达和直抵灵魂的感动,甚至连真实都很难接近。
《人民日报》福建分社记者赵鹏说,实践告诉我们,鼻孔朝天的“老爷记者”、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闭门造车的“文件记者”、粘贴复制的“电脑记者”,都当不成记者队伍中的合格一员。
扎到生活最基层倾听心跳声
中央电视台记者雷飙制作的纪录片《杨立学讨薪记》引起了很大反响,但前期采访时差点放弃杨立学这个采访对象。面对镜头,杨立学总是绷得很紧,回答含糊,眼神躲闪,急得雷飙直挠头,但是当他拿出素材反复看时,终于发现了问题。
有一段素材是杨立学坐在床边,就着泡菜咽白饭,而雷飙却站在旁边,居高临下反复问各种问题。“我越看越觉得脸上有些燥热。如果互换一下角色,是我在为吃了上顿没下顿发愁,正在为老母亲的病情担忧时,记者却在旁边没完没了地问一些跟讨要血汗钱毫不相干的问题时,我会对记者打开话匣子吗?”
他意识到,自己的视角和站位拉远了与杨立学的距离。“我们漂浮在生活的表面,扎不到社会生活的最基层去,时间长了甚至忘记了要怎么才能沉下去。不把身段放下来,视角沉下去,真正与基层群众同呼吸共心跳,我们镜头里的人物是不可能鲜活起来的。”
赵鹏说,“走转改”就是要求记者具备群众意识和平民情怀,在最基层的生活中,捕捉素材和内容,用群众的视角、群众的感受表达对生活的期望与诉求。
“不是一脚泥泞、一身灰尘,群众是不会把我们当成一家人,群众也不会把他们最想的说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们。”他说。
光明日报、光明网记者张璋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陕北大山中的小村子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记者这份职业的认识: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情;用“爱”去记录生活,才能写出更动人、更贴近老百姓的文章。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