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海峡都市报9月6日讯(记者 薛辉 实习生 赵倩云) 年龄大、就业难、伤病缠身、缺少社会关爱是目前我国部分体育项目退役运动员的现状。针对这一情况,昨日,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接收退役运动员的单位,政府将给予每人3万元的补助;自主择业的退役运动员,其基础安置费也有所提高。
《意见》明确,退役运动员“基础安置费”上调为“按照福建省上年度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3~5倍发放”,具体为:运动年龄3年以下的按3倍发放,运动年龄3年至5年的按4倍发放,运动年龄5年至7年的按4.5倍发放,运动年龄7年以上的按5倍发放。
《意见》还提出,对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运动员,我省在就业安置中,要尽量发挥他们的体育特长,比如鼓励需要体育专长的公务员岗位招收退役运动员,全省公安系统、监狱系统、劳教系统等需要体育专长岗位的,可按照工作需要,设置专门职位,面向退役运动员进行公务员招考。
相关报道:
闽鼓励运动员进高校学习
运动员将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

8月31日的表彰大会上,谌龙和何雯娜在玩手机
东南网-海峡导报9月6日讯(记者 杨文)我省将鼓励需要体育专长的公务员岗位招收退役运动员。昨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转发,要求贯彻执行。
优异成绩运动员省内高校应当优先录取
根据《意见》要求,我省各地须充分利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有利政策,积极为运动员提供文化辅导、招生信息等各项服务,办理有关入学手续,鼓励运动员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省内高等院校要扩大面向优秀体育人才的特招项目及招生比例,增加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数。对在全国以上青少年比赛和全省综合性运动会上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应当优先录取。
省各运动管理中心、体育运动学校要鼓励运动员通过单独招生、单考或统考等形式,采取联合办班、函授、远程教育等手段,为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省内高等院校要针对运动员的特殊性,建立学分制、分段教学制、长学制等弹性学制,采取集中面授、个别辅导、随队教学、分散自学、远程教育等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确保运动员顺利完成高等院校学习。
患职业病运动员可享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与此同时,我省还将积极开展运动员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工作,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纳入运动员文化教育必修课程,提高运动员职业技能,拓宽运动员就业渠道。
我省规定,运动员及其所在单位要根据有关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做好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把所有运动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在训练和比赛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规定享受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参保的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前已确认因工致残并按有关规定鉴定伤残等级的运动员、教练员,纳入工伤保险统一管理,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有关待遇,同时,进一步探索运动员特殊职业伤害纳入工伤保险,完善运动员工伤保险管理和保障机制。
![]() |
![]() |
责任编辑:陈楠 |
- 2012-07-16全国每年3000名退役运动员 仅1/3可获妥善安置
- 2012-07-11泉州免费培训扩容一倍 创业培训助退役士兵就业
- 2012-05-29省退伍军人培训中心举办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讲座
- 2012-03-2021岁退役战士勇斗歹徒牺牲 刘云山作重要批示(图)
- 2011-12-28莆田高职高专毕业生士兵退役后可免试读成人本科
- 2011-12-16福建:今年及以后退役士兵 可获免费职业教育
- 2011-11-25厦门集美区农村籍退役士兵可享老年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