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太原愚公”义务修路40年 看见路不好走就难受
http://wmf.fjsen.com 2011-11-14 16:03   来源:太原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1.拉石膏养成修路习惯

  张大爷修路的习惯是年轻时在山上干活儿的时候养成的。

  他20多岁的时候,给农业社拉石膏。赶着马车上山,装满石膏后,再赶着车下山。上山的时候,由于山路坑坑洼洼,颠簸难行,骡子累得直喘粗气。下山时,又拉着满满一车石膏,重负之下,骡子的蹄子都快撑不住了。张大爷心疼骡子,“那会儿人都吃不饱,牲口更是,哪儿有劲儿那么干呢?我就想着咋能把这条路修好点,起码把那些坑填了,把石头敲平了,路好走了,骡子就能省不少劲儿。”张大爷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在车上准备了洋镐、铁锹,上山下山的时候,只要他一有空,就用洋镐把突起的石头敲平,用土把坑垫好。就这样,一边走一边修,几年之后,这条山路越来越好走了,而张大爷也琢磨出了一套修路的方法。比如,石头多的路怎么才能修得不硌脚,土路遇上雨雪天怎么才能不陷车。

  “修路也有不少道道,修的时间长了觉得还挺有意思,后来养成习惯了,走哪儿看见路不好都想修一修。”张大爷说,“我也没啥文化,道理都是父母教的。那会儿我妈说,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多积德,对子孙后代都有好处,他们看见别人家有需要帮的就帮一下,路不好就给弄一下,村里人也都是这样做的。”

  张大爷是晋源梁家寨村人,家中兄弟6个,他是老大,生活十分贫困,他只上了4年学就开始随父母种地,受父母影响很深。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