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跨省地沟油大案产业链背后:涉案企业曾屡遭举报
http://wmf.fjsen.com 2011-10-11 15:26  杨 江 来源:新民周刊    我来说两句

  地沟油,不仅是“恶狼的传说”

  首席记者/杨 江

  追溯柳立国、袁一等人的犯罪轨迹,梳理掏捞、粗炼、收购、深加工、批发、零售这六个环节的关系,意义不仅在于掌握全国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面上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找到地沟油泛滥的深层次原因。

  “食命埋伏”,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面临的食品安全危机,虽有些过于悲观,却切实反映了人们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焦虑。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相继登场,不过,神秘的地沟油一直以来只是作为一个传说流传于坊间。尽管过去的数年间,媒体与公众无数次质疑过那些在城市下水道、饭店后堂阴沟掏捞地沟油的神秘人物的动机,也曾经在城市边缘的养猪场、树林、窝棚发现过提炼潲水油的黑窝点,但地沟油仍然只是一个传说。

  因为,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些地沟油最终变为食用油回到了餐桌。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曾语惊四座: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至300万吨。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一些专家认为何东平的估计过于保守,但另一些专家却提出了质疑——用地沟油炼制食用油技术工艺复杂,一般人难以掌握,且炼制费用昂贵,得不偿失。重压之下,何东平收回了自己的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甚至曾语重心长地教育公众,“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担心毫无必要,因为“我们各个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强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也曾表态“事实上哪里都没有地沟油”,因为“从科学上来讲,地沟油味道很大,如果处理到没有异味,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所以回到餐桌是不可能的”。

  在这些专家看来,地沟油回到餐桌,那都是讹传,都是源自坊间的杜撰与媒体的误导。不过,公安部新近统一指挥浙鲁豫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的一起涉及14个省的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系列案件却使得地沟油的传闻得到证实。谁在误导公众,不言而喻。

  地沟油到了怎样的严重地步?被抓获的生产商柳立国担心自己会成为“出头鸟”,因为他认为自己在全国制造地沟油的不法厂商中只是一个小角色,归案后,为了戴罪立功,他检举揭发了山东、河南等地十多家如他一样的不法厂商。销售地沟油的粮油贩子袁一也似有一肚子“委屈”,因为“这是行业潜规则,大家都在卖地沟油,价钱那么低,我不卖怎么行?”她认为“全国90%以上的散装油都勾兑了地沟油”。

  袁一的话目前无从考证,但足以让审讯她的浙江宁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教导员洪聚峰心头一沉:“这绝对是一场全国性的打击地沟油的会战。全国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从掏捞、粗炼、收购、深加工、批发、零售已经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产业链。”

  “这个案件暴露山东是生产基地,河南是批发中转基地,至于销售,全国无一地区可以幸免。”洪聚峰的同事——宁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治安行动中队中队长冯伟峰表示他能够理解柳立国、袁一等人的顾虑:“就全国市场,他们确实只是小头,山东一名叫邢洪生的不法商贩甚至将从柳立国等处购买的地沟油勾兑卖进了齐鲁药业做药物培养基,涉案两三亿元。”

  这起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特大案件目前已经归案32人,揭开了中国打击地沟油的序幕。

  全国应该还有多个山东这样的地沟油生产基地,它们因供应商、销售商交织在一起,冯伟峰将这个地下网络形容为高速公路,“只要你从一个口子进去,顺着这个产业链摸下去,全国制售地沟油的地下图都可以勾勒出来”。

  追溯柳立国、袁一等人的犯罪轨迹,梳理掏捞、粗炼、收购、深加工、批发、零售这六个环节的关系,意义不仅在于掌握全国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面上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找到地沟油泛滥的深层次原因。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