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式慈善遭非议 官办慈善陷信任危机
同时,一些公募慈善基金因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下和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屡遭社会诟病,而这些问题也在民间的私募慈善基金上也不同程度得存在。可以说,“郭美美”事件爆发,是公众对慈善基金郁积已久不满情绪的集中释放。对此,国务院领导和民政部领导都曾明确表态,要提高慈善机构的透明度,要完善报送制度,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而国外慈善基金由于成立时间较早,运行成熟,在辅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督,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公益组织。以盖茨慈善基金为例,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及时披露资金的运行情况,各种慈善项目进展报告和财务报告需向社会公开。中国的民间慈善基金却由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原因,从发展到壮大,一路走来,步履蹒跚。
2007年4月19日,“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其后,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大旱、舟曲泥石流灾害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较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按规定,成立民间慈善基金会必须先找到“挂靠单位”才能获批,壹基金最终挂靠中国红十字会名下,借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义向社会公开募捐,但没有自己独立的公章和独立账户,筹得的所有善款都进入中国红十字总会下属的银行账户,经专门管理委员会审批才能划拨善款。
2010年9月12日,在参加《面对面》节目接受主持人柴静的专访时,李连杰曾表示,壹基金是一个已经生了的孩子,但是没有身份证,身份和法律结构模糊,在遭受公众质疑的同时,甚至面临夭折的可能。早在壹基金成立之初,李连杰和中国红十字会有三年之约,期限至2010年年底。后来,经多方努力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李连杰壹基金已经在深圳市民政局成功注册为公募基金会,成为首个民间公募慈善基金,也为其他有转型需求的基金和非公募基金会提供了借鉴意义。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1-09-27真相未明标签先行? 对于民间慈善秀,不妨宽容些
- 2011-09-27对于民间慈善秀,不妨宽容些
- 2011-09-23道德是和谐的保障 不因个别事件动摇慈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