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行业协会能成为诚信的防火墙吗?
http://wmf.fjsen.com 2011-07-28 11: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这种制度设计会使会员意识到:如果其他会员违规失信,行业协会就很可能需要承担产品责任,自己就需要再出钱对“责任基金”予以补足。会员在实质上为彼此的信用承担了一种担保责任,会员彼此间的利益、会员与行业协会的利益得以统一。

近年来,我国产品责任事件频发,三聚氰胺奶粉、惠普笔记本“返修门”、美的“紫砂门”、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众多事件连续发生,制假、贩假行为屡禁不止,各行业的潜规则不断浮出水面,在给消费者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同时也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温家宝总理曾针对食品安全事件指出:“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因此,当前急需强化行业诚信机制,提升消费信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业伦理与道德体系。笔者认为,在限制行业失信行为方面,行业协会的作用亟待发挥。

行业性失信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部分企业对高额利润的疯狂追求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底线。一些知名大企业也背离诚信,步入单纯追求短期效益、忽视甚至有意降低产品质量的歧途。二是行业内潜规则力量太强,部分企业受其挟制。由于违规企业低质低价的失信行为降低了行业价格和利润水平,使众多有良知的企业为维持生存而被迫屈服于潜规则。三是监管不力。目前不仅存在立法落后、能力不足、权限不清等问题,更由于监管者无法及时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工艺和制假手段,难以实现对行业失信的早期预防和根治。

事实上,行业失信的一个关键性成因是企业与监管者、消费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此,必须构建改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新机制,让其与政府监管相配合,实现更有效的综合治理。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