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省外动态 > 正文
摆放6箱“诚信水”丢失3箱:一瓶水考验一座城
http://wmf.fjsen.com 2011-07-21 11:17   来源:浙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炎炎夏日,在义乌市的大街小巷和公交车站台上,一些黑白外观的“诚信水站”十分引人注目。据了解,这些都是由浙师大经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随机设置的“诚信水”售卖点。

  从7月7日起,这支由18名大学生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在义乌街头摆放了16个“诚信水站”,以无人售卖的形式出售矿泉水,既给需要清凉的路人提供便利,也考验市民的诚信度。短短14天,这群年轻人收到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还不错。整个活动我们共卖出213瓶‘诚信水’,最后收入279元,以1.5元的售价计算,我们共收回了186瓶水的钱。”今天下午,在义乌街头,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王鹏飞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告诉记者。

  一开始,活动进展并不顺利。“由于活动前期宣传力度不够,第一天,摆放的6箱‘诚信水’有3箱丢失。”一位实践队成员介绍,活动的第3天,甚至有一名打扮时髦的中年妇女,在上公交车的过程中,欲将身边的一整箱“诚信水”搬走,幸亏有实践队员发现并及时阻止。

  “通过‘诚信水站’考验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并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我们想借此宣传诚信意识,让更多人喝‘诚信水’,做诚信人。”队长孙丽莉介绍,后来几天,实践队每天都派出队员在诚信水站附近观察,遇到直接拿水不投币的市民,就上前劝导解释,慢慢地,被无故拿走的水越来越少。

  随着“诚信水”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这群大学生在付出行动和坚持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市民自觉购买“诚信水”,以无声的行动支持这场特殊活动的开展。

  “活动的第一天,一位拾荒的老大爷看到我们这个‘诚信水站’,掏出一大把1角硬币放到水箱中,成了我们的‘第一桶金’。”参与活动全过程的王鹏飞告诉记者,一些周边的商家看到大学生们大热天一直在坚持劝导市民,就主动前来询问需要什么帮助,并提供座位让他们休息。

  “我们还碰到一位高中生,每天回家都要经过‘诚信水站’,购买一瓶矿泉水,还说这算是他对义乌市民诚信的投资。”王鹏飞动情地说,这些细小举动,都让大家深深觉得,“诚信水”活动不仅只有他们在做,整个社会都在关注。

  据了解,今天活动结束后,这些大学生将用活动获得的微薄盈利和在夜市摆摊赚来的钱,购买文具送给义乌两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