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城市的良心”需要制度支撑
http://wmf.fjsen.com 2011-07-28 11:19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另一方面,城市内涝是“系统性疾病”,涉及规划、交通、水利、气象等诸多部门。只有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才能形成合力。而要把排水蓄水结合起来,要有更多的资金、技术投入,同样离不开具体执行部门的通力协作。这些,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制度问题。

值得深思的是武汉的做法。21日,该市纪委发出通报,对主要责任人进行问责:市水务局长被行政警告,副局长被免职。

这样的问责,某种程度上抓住了城市内涝的症结。地下建设滞后,归根结底还在于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如果更关注任期内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更在乎能带来升迁的经济发展数据大幅增长,对于看不见的“隐形工程”,自然难以“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大力解决”。

在破解城市内涝顽疾的道路上,或许最缺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那颗为城市繁荣、民众福祉深谋远虑的责任心。政绩观的转变,同样需要制度推动,改变唯GDP的考核方式,让做好地下管网这样的“隐形工程”变成“显性政绩”,才能给城市管理者的政绩冲动找到合理的出口。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100多年后的今天,雨果的这句名言仍有着现实的意义。经过暴雨洗礼,各地可能会掀起地下管网改造热潮。但是,只有本着“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观念,本着对公众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才能从小打小敲走向标本兼治,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陈仁泽)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