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过去3年了。3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克服千难万险,尝尽千辛万苦,在废墟上重建起了崭新的家园。短短3年,从满目疮痍到生机勃勃,广大灾区旧貌换新颜,灾后重建工作成就斐然。这再一次充分展示了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面对这场天灾,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领导有方、指挥得力,显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强大能力。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灾后恢复重建和对口支援工作;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和法规条例,为重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人民,亲临灾区第一线考察指导恢复重建工作,给广大干部群众带去巨大的关怀和鼓舞。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灾区和援建单位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所有这一切,都生动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
重建为了人民,重建依靠人民。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千头万绪,世所罕见,但“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震后3年来,全国各族人民与灾区人民心连心、肩并肩,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截至2011年3月底,汶川地震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2.4%,完成投资7871亿元,占概算总投资8658亿元的91%;未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属于省定灾区县需恢复重建的13647个项目,已完工81.6%,完成投资1052亿元。这一串串的数字背后,凝聚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赤诚爱心,凝聚的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智慧和力量。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3年中,我们充分动员最广大的社会力量,充分调动最广大的社会资源,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样的速度和成就,又一次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东部和中部19个省市的援建大军,分别对口援助四川18个受灾县(市)和甘肃、陕西两省受灾严重地区,实施了全国性的统一协调行动,实现了全国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科学调配。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越是艰难困苦,越能彰显力量。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所创造的成就,是世界救灾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伟大见证。我们坚信,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有了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广大灾区人民一定能够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光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04-28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先进事迹报告会
- 2011-04-27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首重民生 “最满意的是群众”
- 2011-04-26玉树地震志愿者:因爱同心 因网携手
- 2011-04-20记者手记:汶川地震3周年极重灾区青川走访记
- 2011-04-15刘云山等出席纪念青海玉树强烈地震一周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