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劫持不发一枪一弹
2004年初,宁峰的脑海里开始形成“生命至上”的反劫持处置理念,这一理念给“黑豹”特警反劫持处置带来一场变革:1995年到2003年,他们在处置的10起绑架劫持案中共抓获嫌疑人12名,击毙3名;而在2004年至今处置的40起绑架劫持案中,仅击毙1名嫌疑人,其余59名嫌疑人或被劝降或被生擒。
“一号位准备就绪,是否开枪?”
“二号位具备射击条件……”对讲机里传出狙击手的请示。
“我再跟他谈谈,等命令。”宁峰的嗓音已经有些沙哑。
2009年7月1日凌晨4时许,成都市锦江区莲桂西路一家干杂店内,22岁的金某手中寒气逼人的刀一直未离开女店主的脖子。谈判已过去两个多小时,宁峰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小伙子,你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父母供你读大学很不容易,一旦走上绝路,含辛茹苦生你养你的父母怎么办……”宁峰耐心地劝说着这个因失恋而一时冲动的大学生。
天气异常闷热,宁峰浑身已被汗水浸透。在警方的反复劝说下,金某的情绪发生了微妙变化,他带着哭腔喊:“别说了……叫我女朋友来!”
不一会儿,金某的女友被带到现场。“小伙子,我晓得你不是诚心要伤害她,你女朋友也在这儿,你先把人放了,有啥子你们两个下来慢慢说,你现在收手一切都不算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最终,金某眼圈通红,松开了人质。临上警车前,金某流着泪一定要与特警握手道别。
“一枪毙敌,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但对人质却可能会造成终身的心理阴影,每一次反劫持处置我都希望能不发一枪一弹,但一定要确保圆满完成任务,解救生命。”宁峰回忆说,看到那名大学生,他想起自己在这个年龄时还是一名武警战士,20多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他不想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在特警枪口下,也不想让人质零距离看到血腥的一幕。
“有不少劫持案都属于‘激情犯罪’,嫌疑人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应该与‘罪大恶极’区别处置。”宁峰对记者说,“尊重生命,千方百计保证人质安全,能谈下来的就和平处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开枪。如果我们再努力一点,也许就可以多挽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
2004年8月和11月,中国首席反劫持谈判理论专家、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高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主任郝宏奎等专家先后对“黑豹”特警“生命至上”的理念和“攻心为上、不战屈兵”、“刚柔并济,临机决断”等一系列处置战术表示赞赏推崇。
不过,宁峰也清楚,“在某些情况下,‘生命至上’理念会增加处置行动的难度和危险”。他经常提醒队员:“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成功解救群众。”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02-28太原公安特警支队与山西省荣军医院警民共建
- 2010-08-10(身边的感动)贵阳市女特警潘琴:临危不惧斗凶顽
- 2010-04-21抗震救灾一线的钢铁卫士:记四川甘孜州特警支队向学马
- 2010-03-15总是冲在最前面的特警 记兰州袭警案牺牲民警窦勇
- 2010-02-26用生命诠释特警精神——追记牺特警沈战东
- 2010-02-25俄内务部指责《纽约时报》抹黑俄特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