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历沧桑 古迹永流传
http://wmf.fjsen.com 2011-03-02 08:4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古渡口】
“道头”旁 商业聚点财源滚
张真君祖殿对面有个用方条石砌成的台阶。见记者在采访,附近的杨玉钗依姆凑上来说,可别小看这“道头”(福州话,即小码头、渡口),岁数比她爷爷还大呢。
杨依姆说,她小时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三捷河有十几米宽,船来船往。福州俗谚云:“龙船扒出后田口,船工运货上下杭”,说的正是上下杭附近内河货船通行无阻的景象。她爷爷就是渡船的。船就停在道头,工人从莆田等地挑来糖、盐、桂圆干等货品,装船后走闽江发到南平等地。
老卓说,由于张真君祖殿前有“道头”,又有汇潮景观,迎合了商人“财源滚滚”的吉利口彩,于是张真君祖殿成了各商帮的活动中心。19世纪40年代,人们在祖殿里设立“福州钱业商事研究所”,各商帮、各行业都在这里议行论市、互通商业情报。
【古驿馆】
新港河旁 柔远驿见证外贸繁华
走访福州内河,许多老福州说,当年,大利嘉、南公园一带都是沼泽,水系发达。虽然现在都填为陆地,但南公园对面琯前街的柔远驿是曾经水系的见证。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在水部门河口尾开凿人工河道——新港河,直通大江,新港被指定为对外贸易港,成为中国与琉球往来的唯一港口。琉球贡船敬献的贡品,都驶进新港,在小万寿桥登陆,进入柔远驿储存,盖上绣有龙纹的黄色绸布,日夜有专人看守。
在琯前街,记者找到了一座白墙黛瓦的方形建筑,门口横梁上书“柔远驿”三字,这便是百姓口中的“琉球馆”。几经沉浮后,曾为“琉球诸藩国使臣馆寓之所”的柔远驿如今被辟为“福州对外友好关系史馆”,免费对外开放。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1-03-01福州达道河开始围堰截污 台江28日动工整治两内河
- 2011-02-28整治内河让榕城“飘带”舞起来 绿色生活更美好
- 2011-02-24福州推进内河综合整治 将实现水清河畅路通景美
- 2011-02-18福州内河何时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整治难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