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背后中国百姓生活:迁就于高物价过起穷日子
合肥退休职工吴至明:居家度日的省钱经
11月27日早上8时,刚刚晨练完,63岁的吴至明阿姨便提着环保袋子匆匆往安居苑小菜场走,她和老伴计划中午做锅鱼汤,不过今天吴阿姨却是空手而归。
“这么大的一条草鱼,不到1斤重,要10元钱,前几个月也就卖五六块钱,想想还是不买了。昨天晚上的红烧肉加点菜还能吃一顿。”吴阿姨拿手比划着鱼的大小说。
家住安徽合肥市安居苑社区牛奶厂宿舍的吴至明老两口,从各自的单位退休已经快8年了,两人退休工资加起来不足3000元,还要给远在广州的儿子垫付1000元左右的房贷。既要省钱,又要让两口子的生活舒舒服服,管家的吴阿姨就不得不精打细算。
和所有工薪家庭一样,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吴阿姨以家里最常吃的韭菜鸡蛋饺子给记者算了一算:1斤韭菜,过去只需要3元,现在涨到了4—4.5元,鸡蛋1斤几个月以前只要3.5元,现在4.5元都不一定买得到了。还有,猪前腿肉,过去是9—9.5元/斤,现在最少也要12元,牛肉更是比前几个月涨了4元多。“还有油,几大品牌的调和油都涨了10多元,一顿好饭,要有肉有菜有饺子,过去我们老两口只需要十几元钱,现在得近30元了。”吴阿姨说。
好日子宽裕点过,穷日子紧巴点过,这是吴阿姨的生活哲学。自从近来物价上涨,吴阿姨就不怎么在门前的菜市场买菜了,而是到合肥最大的周谷堆菜批发市场区选购。每周周一,吴阿姨和老伴挎着环保袋子坐公交车到周谷堆,“这边的菜价普遍比我们周边便宜了1元钱左右,牛肉更是便宜了2元钱,一次买个7斤肉,就能管一周了。”吴阿姨笑言:多买一点,来回的车费也能抵消。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0-11-26组图:贵州上千中学生不满饭菜涨价打砸食堂
- 2010-11-22遏制“涨价”须修正通胀预期
- 2010-10-26支持阶梯电价≠支持变相涨价
- 2010-07-20门票涨价何须“苦肉计”
- 2010-07-20难道有钱一切皆可"摆渡" 门票涨价何须"苦肉计"
- 2010-08-06申遗成功不能成涨价敲门砖
- 2010-08-25学费跟风涨价释放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