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国五条”能否破解“入园难”
http://wmf.fjsen.com 2010-11-05 08:38   来源: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

长效机制是关键

“国五条”中有一项表述引起了专家的注意——支持街道、农村集体和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办幼儿园。

针对媒体频繁曝光的幼儿园无证办园、质量堪忧等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

熊丙奇建议,在公办幼儿园无法一次性满足入园需求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首先投入资金,帮助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使这些幼儿园转变为合格学前教育机构。

为了强化政府财政投入的职责,“国五条”要求: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这项规定与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薄弱学校建设的表述有类似之处。不少专家担心,一如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遭遇的问题,经费倾斜政策能否落实,不落实后怎么问责,依然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保障。

在专家看来,由于公办幼儿园在整个学前教育机构中所占比例很小,优质民办幼儿园在旺盛的受教育需求下仍将保持较高收费标准,在城市解决“入园贵”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农村要保证每个适龄儿童入园也是一项艰巨任务。

今年7月公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在10年内,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在这一远景目标的框架内,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

熊丙奇说,学前教育出现今天的短缺,与过去一段时期政府有关部门对生源情况缺乏预测、对幼儿园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有关。为了做好长远规划,倾听民意、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很重要,包括政府怎样布局、怎样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管理,都要广泛征询意见。记者吴晶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