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蕉城区人大监督学前教育 让“入园难”不再难
http://wmf.fjsen.com 2010-09-08 10:53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我女儿可以到区机关幼儿园上学了!”开学伊始,家住蕉城葫芦花园的彭小蕊高高兴兴地领着女儿去上学。她告诉笔者,这学期蕉城区机关幼儿园修建新楼,扩招部分生源,她的孩子算是赶上了好时机。

让每个适龄的幼儿都顺利入托幼儿园,是今年宁德市蕉城区人大常委会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

关注热点找症结

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上近几年生育高峰来临、非户籍人口不断增加、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一些人大代表的呼吁下,蕉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将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监督列入2010年工作计划。

今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碧娇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全区的学前教育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走访了城区和金涵、漳湾、城南、飞鸾、三都、霍童等10多个乡镇,实地查看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召开座谈会十几场。调研中,群众认为全区幼儿教育较以往有很大进步,但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尤其是公办优质园资源紧缺问题较突出。

据了解,蕉城中心城区现有公办幼儿园6所,大部分公办园场所偏小,生源爆满。如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蕉城实验幼儿园,全园占地面积1147平方米,在园幼儿300多名,生均室内面积1.1平方米,室外面积不足2.5平方米,落后于当前省优示范园的标准,导致部分功能室、种植园、饲养园无法配备,一定程度制约了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蕉城区14个乡镇80%的中心幼儿园没有独立的办园场所,达不到中心园的标准。赤溪镇中心园借寄在宫庙办园,多数乡镇的中心园则合并在小学教学楼办学,由于作息时间不同,彼此教学受干扰。城南、飞鸾、金涵等城郊乡镇的家长,有的绞尽脑汁让幼儿挤进城区公办园,有的将孩子送到城关民办园就读,不仅增加了城区幼儿教育压力,也给家长增加了负担。

“场所瓶颈”、“经费困难”、“民办园不规范办学”等问题,让调研组的成员无不感到担忧。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