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你有吗?夫妻相处和养育子女的“执照”
http://wmf.fjsen.com 2010-09-27 08:2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不同年龄阶段教育方式不同

婴儿期过后,对于两岁以上的子女,父母除了继续抚养以外,还得开始进入管教阶段。管教子女的关键之处在于,父母要懂得随着子女年龄的长大,配合着子女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育,适当地去养育与管教。

两岁以上的幼儿,父母需要适当给予孩子一点自由,帮助孩子发展自尊自主感;又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为今后遵纪守法做准备。

四岁到五岁左右的孩童,可以离开家庭,到外界与外人接触。父母除了继续养育与管教孩童外,要开始教导如何适应外界的生活,准备社会化的行为。这个阶段的孩童与父母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特殊的情感与联盟关系,呈现亲子三角情结。这是家庭里常见的心理行为,需要处理好这其间微妙的心理关系。

六岁到十一岁的学童,开始上学,接受父母以外成人,特别是老师的管教。在家开始稍微与父母保持距离,但孩子向与他们相同性别的父母模仿和认同。父母仍继续提供管教,但要能跟子女沟通,并且以身作则,让子女模仿学习。

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12岁以后的青少年,经过了抚养的阶段,进入善诱的阶段。青少年开始表现出希望与父母逐渐保持距离的愿望,而喜欢与自己的同龄朋友接近。由于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容易对父母的看法表示不同意见,表现为第二反抗期。父母要开始以“诱导”的方式帮助青少年,要能尊重子女的隐私需要。

18岁以后的青年,开始表现自己的性格,并且渴望自我的独立。虽然继续向父母模仿与认同,但也从外界的各种人和事来学习各种知识,增长待人接物的社会经验。父母要注意尊重青年子女的自我意见,间接地善诱青年子女,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