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被平均”的“高工资”不值得“惊喜”
http://wmf.fjsen.com 2010-07-19 10:2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可我既不对自己的“低收入”感到羞愧,也实在做不到为首都的“高月均工资”感到骄傲。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收入最高的“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具体所指,除了国有银行、两大移动通信公司、两大石油天然气公司、五大电力集团等国有企业,还能有谁?而这些“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分红,是否应仅针对内部,这已经是我们不愿再强调的问题。

我想在此提醒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因为我们这些“被平均”,或者更准确地说“被不均”的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低收入者”这个不光彩的称号;而是因为在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背后,还将有一系列更可怕的连锁效应。

如果回顾一下2008年全国人均年消费占其年收入的比例即可发现,占全社会人口5%、平均年收入4187.2元的“困难户”,其年消费占收入之比为92.25%;而占全社会人口10%、平均年收入47422.4元的“最高收入者”,其年消费占收入之比为56.9%。这就意味着,困难户的钱几乎全部用来消费,如果他们的收入能够提高,多赚的钱大部分也会用于购买消费品;但对于高收入者而言,多赚钱并不能刺激其多消费,因为他的消费需求仅凭此前的收入就已经彻底满足了。

可我们的国民财富,却恰恰集中在这些高收入者手中(这从他们能够有效提高首都职工月平均收入也可佐证),而收入分配不均衡的进一步影响就是,会有大量资金没有用来购买消费品,导致整个国家内需不足,进而造成经济疲软。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