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被平均”的“高工资”不值得“惊喜”
http://wmf.fjsen.com 2010-07-19 10:2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背后,还将有一系列更可怕的连锁效应。部分行业收入相对过高、北京市民收入“被平均”,再证收入分配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

上周六醒来,我瞥了一眼刚送到的《新京报》,一双惺忪睡眼立刻惊得溜圆,睡意全无:头版头条赫然——“北京职工去年月均工资4037元”。“有没有搞错啊!”我忍不住叫起来。实在没想到,在同龄人中自认为混得还算可以的我,把能算上的全算上,竟然还够不上北京市的平均标准!

我于是赶紧翻到具体版面仔细研读,发现了这样的事实:10个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平均水平,9个行业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月均薪分别为14515元、6776元与6172元。至此,我终于明白了,我没有“被涨薪”,但是“被平均”了!

对此,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解释说,北京的大企业、金融机构收入极不均衡,拉高了全市的平均工资。看来,副市长建立在调研基础上的理性分析和我作为一名市民仅凭自己工资收入判断的直观感觉“不谋而合”。

此外,吉林副市长还指出,北京的平均工资几年来始终较高,源于统计口径小,需要不断扩大统计范围,包括纳入个体工商户等。这意味着,还有一些赚钱能力比我“更差劲”的人“被忽略”了。不过也多亏如此,我们这些平均线下的家伙,由于有在“大企业”“金融机构”工作的高收入者“拉了一把”,总算没给首都拖太多的后腿。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