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升官就腐败”的报复性腐败
http://wmf.fjsen.com 2010-06-29 10:17 来源: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曾经有个名词叫“59岁现象”,是指某些领导干部在即将离退休时,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从而大肆贪污受贿的现象。此类典型案例,媒体上已经披露不少,只是此种现象早已升级,从“59岁现象”发展到“39岁现象”,逐步低龄化,现在甚至演变成不论年龄,只要是仕途不顺,得不到提拔,就破罐子破摔,想通过贪污腐败来弥补内心的不平衡。这种由心理不平衡引发的腐败,被称为“报复性腐败”。
二审维持原判的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初落马时,曾面对镜头痛哭流涕,后悔自己醒悟得太晚。但他在痛悔之余仍心有不甘,在悔过书中用大段篇幅发牢骚,自认为“业务熟、有能力、付出多”,却多年原地踏步,没能升官,因此他把自己腐败归结为因心态失衡而弄权。
文强的理由看似很可笑,但这种“不升官就腐败”的情形在官场却并非个案,甚至这种心态也能得到一些圈内人士的理解。有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官员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而其中升迁压力是主要原因。文强们之所以有这种失衡心理,首先在于没有弄清当官到底为了什么,许多人的为官之道颇具功利性,把升官发财当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目标,因此一旦仕途不顺,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甚至不满,从而以捞钱来填补心态的失衡。
此外,某些潜规则也助长了“不升官就腐败”心态的滋生。在官本位的现实环境之下,官职的高低是与福利、待遇甚至能量、威风挂钩的,这些都潜移默化地“鼓励”着官员产生“向上爬”的渴望。还有就是用人体制上的一些弊端,造成官员选拔存在不公正的情形,用人标准模糊,选拔程序不透明,尤其是看到一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通过跑官要官买官获得提升,难免会心态失衡,对用人制度产生不信任,从而破罐子破摔,以谋求物质利益弥补仕途上的损失。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0-06-20“腐败成份”不除药价虚高不止
- 2010-06-11细数贪官色官让人捧腹的15个腐败理由!
- 2010-05-26167份调令背后的“突击腐败”何时休?
- 2010-05-24工程腐败触目惊心助推高房价 57厅官集中落马
- 2010-04-21辽宁庄河千名群众市政府前下跪反映腐败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