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腐败成份”不除药价虚高不止
http://wmf.fjsen.com 2010-06-20 12:37   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2009年国家医保目录新增了260种药品,其中30种,在进入目录前后纷纷涨价,问题出在哪?记者了解到,进入各省医保目录的药品也有类似现象。离谱的是,药厂居然大吐苦水:我们并未从涨价中获利。因为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之后,产品将在很多省份招标采购,也将在更多医院实现销售,有更多的医生需要打点,这些都需要费用来进行公关。(6月18日《广州日报》)

新药价“发飙”,发改委“发狠”。针对部分药品在新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涨价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17日表示,目前,发改委已启动对新进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的价格核定工作。对于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前,企业突击涨价的,将严格成本核查,属于不合理涨价的,定价时一律不予认可;对于进入目录后、政府定价前涨价的,将责令相关企业恢复原价,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于企业自主定价,正在研究“反暴利”的具体认定标准和程序,将依此打击恶意抬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民众相信,发改委会履行承诺,“严格成本核查”;更期待着“反暴利”取得实效。

芦荟利润1300%,恩丹西酮利润2000%……当药品利润一而再,再而三创“新高”时,民众的质疑声也一浪高过一浪:高药价里,腐败成本几何?药价关键在于剔除药品中的腐败成本;2000%暴利药含多少腐败成本……“腐败成本”成为关键词。“严格成本核查”,是否会涉及到“腐败成本”?腐败成本是摆不上桌面的,发改委在核查时自然不会考虑到药品里的腐败成本。但是,这部分实实在在存在的腐败成本将会“转嫁”到哪里?如果仅仅是“责令相关企业恢复原价”的话,药企是吃了点“小亏”,但是,“原价”里早已加入了“腐败成本”,一经核查认可,等于“默认”了这部分腐败成本,也算是“松了口气”。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