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各方热议新版《三国》:欣赏历史,还是欣赏演绎

http://wmf.fjsen.com 2010-06-21 08:3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王德岩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不反对名著改编加入新解读

我认为《西游记》、《三国》往游戏方向发展,争取新观众,是一条很好的路。《西游记》就很适合,这是人一生的缩影:总要拜师求学,总会向往自由,年纪大了,总要有份工作,但是并不是结束,有九九八十一难在路边等着。

我给新《三国》打60分,我觉得主要原因在史料选择不当,尽管《三国演义》原著对史料也是有选择的,有详有略,并不是完全的三国原貌,但应注意,原著对材料的把握是老百姓的选择,是很多年来的评书、演义、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精华整合。比如“温酒斩华雄”、“桃园三结义”等。

当然,原著里也有糟粕,比如猎户刘安为了招待刘备吃饭把妻子杀了取肉等情节,电视剧的拍摄应有取舍,不能完全按小说来。

我认为新《三国》有两个特点,加曹操戏,加女人戏。加曹操戏打破传统的正统观,不认为姓刘的才是正统。实际上曹操家族是三国时代文化的最好代表,同时唯才是举,很多做法都是很好的;在古典名著里,能够抵御女子诱惑的才能称为好汉,除了《红楼梦》以外,大多以畸形的视角看女人,或者仅仅是成就大业的工具。加曹操戏、加女人戏,新《三国》方向不错,但却往生活剧方向,往娱乐新闻里加。尤其是貂蝉一角处理得很不高明。貂蝉是一个悲剧角色,可以有很多内心戏,冲突、矛盾,本是很出彩的改编,但最终回到了“红颜祸水”的老路上来。

我觉得名著翻拍里,最成功的是老版《西游记》,把传统走向极致。我不反对名著改编加入新解读,我认为《西游记》、《三国》往游戏方向发展,争取新观众,是一条很好的路。比如《西游记》就很适合,《西游记》在今天读来是一个很悲凉的故事。孙悟空对生命困惑,一生求索。开始是生、死的困惑,于是他出海拜师,后来对自由的向往,于是大闹天宫,最后皈依佛门。我认为,这是人一生的缩影:总要拜师求学,总会向往自由,年纪大了,总要有份工作,但是并不是结束,有九九八十一难在路边等着,好的修成正果,成佛成仙,不好只能下界为妖,很沉重。新版《西游》在开始几集尝试加入孙悟空人性化的部分,但后来迷失方向,三角恋什么都跑出来,偏离了经典的轨迹。

以新版《三国》来说,他们的团队生活在传媒时代,看待人性比老版要好,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东西,这是值得肯定的。

对以后的历史剧重拍,我觉得应注意两点,首先是吸收当下的习惯,比如游戏感,从传播学的角度,照顾当下受众的接受习惯。其次是拍摄视角,比如看待女性的视角,比如孙悟空对生命、自由的理解,给予一种新的阐释。传播一种价值观,一种理性化、人性化以及看待生命悲悯的态度,一种人道的、关怀弱势群体,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摆脱男权第一、官长第一的旧式思想,这些对青少年来说是很重要的。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