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 最需“挖掘”什么
http://wmf.fjsen.com 2010-06-17 10:45 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备受争议的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即河南省文物部门初步认定的“曹操墓”),近日恢复挖掘。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断定,西高穴大墓不可能是曹操墓,“考古最重要的是讲证据,盗过的墓是绝不可以列入重大考古发现的”。
“曹操墓”的真伪之争,由去年底延续到今年初,时至今日,真假尚无定论。但很多道理与常识形成共识,很多评论观点聚焦为:公众的质疑精神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质疑是一个社会的活力。除了质疑,便是对理性、常识的坚守,对人文精神的认知、呵护……这些是“曹操墓”真伪之争带来的启示,是“被挖掘”出来的社会财富。
“曹操墓”的“再挖掘”,权威专家及民众的“再质疑”,延续着真理与谬论的较量、真相与假相的较量。民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将继续为真相而战。法律赋予公民的这些权利是否得到维护,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复旦大学考古学学者高蒙河说:“现在的考古学已经到了专家不是唯一的解读者的阶段了,权威也不再被公众所坚信。”我们不能简单地定性为“信任危机”,乐观地讲,“不迷信”就是回归理性。其实,质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的责任使然。
让真相战胜假相,唯有在强大的质疑中增强“分辨力”,在强大的舆论监督下增强“辨别力”。“曹操墓”的真伪能否真相大白,离不开进一步的质疑与监督。从这个角度而言,“曹操墓”最需要“挖掘”的是科学精神。有人这样定义:科学精神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等,科学精神需要激活,需要不断“挖掘”。如果公众对“曹操墓”真伪的关注热情转化为对追求科学精神的热情,那么就是在“挖掘”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品质。(王旭东 来源:《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邱淑群 |
相关新闻
- 2010-06-13曹操墓又添新证 警惕“非遗”申报走上功利路
- 2010-06-13曹操墓又添新证
- 2010-01-26DNA辨别曹操墓 复旦今开说明会
- 2010-01-22面对曹操墓真假怎样说话
- 2010-01-21从曹操墓争议看学术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