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炒蒜,炒得人心焦
http://wmf.fjsen.com 2010-05-17 15:06 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一个时期以来,“炒作”之风盛行,日见翻新且弥久不衰。从实体经济到精神文化领域,从大宗商品到地方特产、日常物品,一切皆需要进“锅”,凡事一概“炒作”。房子、期货、黄金、股票、邮品需要“炒”,地方传统历史文化归属、名人墓地坟冢需要“炒”,个人名望、人气更是需要以掌故、绯闻为作料,大火旺“炒”。其他的还有诸如君子兰、普洱茶、藏獒、“万里大造林”等等,不“炒”难掀风浪,不“炒”不成气候。“炒作”之风,已然遍被华夏。
近期出现的最新案例,一个是,各地房价疯狂被“炒”,势如脱缰野马,以至于有关方面不得不出台严厉的调控政策,遏制房价疯涨。另一个是,去冬今春,作为蔬菜之一种的大蒜,被不法经销商狂“炒”,致使零售价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便上涨了40几倍!一些地方的大蒜卖到了20多块钱一市斤!日前更有媒体指,此次大蒜炒家高的竟然获利上亿元!还有,某地一实有地方戏种,在电影《千里走单骑》中被“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以渲染传统地方文化特色。故此,时隔5年之后,导演张艺谋及制片方被当地告上法庭,要求赔礼道歉,明确该地方戏为自己所在的此地所有,而非电影中虚构的彼地所有。显见,上述房价、大蒜的“炒作”,已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现今及未来的生存依附,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诉诸法庭的一方,固然有理有据,但“炒作”之嫌一望便知,无论如何难脱干系。
细究“炒作”,委实大有名堂。譬如股票,本就是投资、“买卖”的事情,却生生冠名曰“炒”。炒股二字,尽显买家、卖家、机构、个人对监管不力以及其中“猫腻”的无奈、认同与追风。既然现实如此,我们不妨在“炒作”的风潮中浸染,以“炒作”规则行事、游戏,以求分得尽可能大的一杯羹。无疑,“炒作”的蔓延、盛行,危害多多,恶果多多。若不加以遏制,势必会产生更加消极的影响。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0-04-15福州涌现“联名炒房族” 房价上涨提高炒房成本
- 2010-01-28北京最早明年底开征物业税 专家称可遏制炒房
- 2010-01-28海南房价以火箭速度蹿升 职业炒房者10天赚60%
- 2009-12-16北京浙商副会长:炒房团没能力左右城市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