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贫困家庭的“茆塘模式”
2008年怀远县徐乃堂辞去茆塘小学副校长,采用“个人投资,社会帮扶,微利经营”的模式创办怀远县找郢乡茆塘留守儿童之家(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先后投资80多万元,占地3余亩,内设宿舍楼、餐厅、文化课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浴室等,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米,截至2010年4月12日共接收103名留守儿童。
留守孩子与父母长期异地相隔,父母无法及时掌握孩子近况,因长期分离又导致双方感情疏远。茆塘地处偏远乡村,中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拉近留守孩子与父母情感距离。一是开设“亲情一线通”,通过网上视频,加强家长与子女面对面视频沟通交流,缓解相思之苦,促进留守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二是借助电话、短信定期向留守儿童家长反馈孩子情况,让家长宽心,孩子舒心;三是依托网络平台,在中心网页上公布各项工作及孩子学习生活状况,让家长安心,孩子悦心。
中心属于民办公益性质,为克服资金匮乏、硬件不足、人员紧张的困难,茆塘留守儿童之家,利用与茆塘小学相距百米的地缘优势,与其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实现无缝对接。聘请乡中心小学8名专职教师担任课后辅导员,这些富有爱心的专业老师,给予留守儿童妈妈般的关爱与辅导。他们除了辅导留守儿童课后作业,还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保证孩子交通安全;每周带领孩子洗澡,促进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引导孩子清洗小衣物,整理床铺,培养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建立留守儿童小银行,培养孩子学会勤俭节约的习惯;开展“好孩子”评选活动,树立竞争意识;老师轮流值班夜夜守护,精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中心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颂中华美德。开展了传统佳节渊源导读,增强对节日的认同感;书写佳节里的一封信,倾诉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思念;朗读古诗吟诵名篇,增进爱国情感,滋养人文情怀;组织节庆文艺晚会,营造尊重、热爱、参与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陈楠 |
- 2010-04-29“幸福列车”公益活动:留守儿童有了专列
- 2010-04-21留守儿童 你们生活得好吗——来自住宿学校的报告
- 2010-04-20让“五保”老人和留守儿童感到家的温暖
- 2010-04-12邵武市和平镇:扎实做好关怀"留守儿童"工作
- 2010-04-01广东城镇现"精神留守儿童" 家长"放羊"孩子空虚
- 2010-03-31平和县“爱心驿站”让留守儿童笑容绽放
- 2010-03-11八旬老翁20年义务接送50名留守儿童上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