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欢
昨天,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松才告诉记者,“我们已经联系宁波救助站,积极去寻找‘犀利哥’。政府有责任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关注,也有责任让每个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3月2日《钱江晚报》)
不少网友极为欣赏甚至羡慕“犀利哥”,因为在看客的眼里他很“潮”。但笔者以为那只是叶公好龙式矫情而已,没有哪个过惯舒逸日子、有钱又有闲的人真正愿意与他置换处境。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生存都成问题之时,岂能超脱于物质层面之外在精神世界里独享安眠?
“犀利哥”的走红是一个传说,但只要他还是一个人,就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对于他这样以乞讨为生的弱势群体而言更是如此。游走在现代都市的边缘,衣服破旧不说还有上顿没下顿,靠路人的施舍及捡拾剩菜残羹勉强过活,这样的生存方式如果还被认为“很潇洒”,那只能说是公众的一厢情愿抑或是对苦难的麻木不仁。
所幸的是,当地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自身责任并想方设法找寻“犀利哥”。虽然这种关怀有些姗姗来迟,但还是显得弥足珍贵。毕竟,乞丐也是社会公民,即便都市的繁华属于有钱人,城市的温暖也应该人人共享。而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是,“犀利哥”不单单代表一个人,他的背后客观存在着一个数量依然庞大的群体。他们和“犀利哥”一样徘徊在社会的底层,亟待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救助。政府部门只有常怀“疑是民间疾苦声”之心,方能使他们感知社会的暖意和城市的幸福。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今年的新春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如是说。这既是一次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地方政府部门更应从“坐而论”到“起而行”,主动地让包括乞讨者在内的所有人的幸福指数再上台阶。犹记不久前,“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揭晓后,有评论人士指出一个城市的幸福程度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笔者以为,行乞者等弱势群体无疑就是其中的一块“短板”,他们幸福与否更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此看来,三获“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的宁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需要寻找的不仅仅是“犀利哥”一个人。
责任编辑: 金婷 |
- 2010-03-05消费“犀利哥” 娱乐着弱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