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贺岁档更要有贺岁片:别迷恋贺岁档,它只是个传说
说起贺岁片,不得不提到冯小刚。他对大众文化的探索和把握以及轻松幽默的叙事风格,受到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电影产业化发展,历史史诗剧、人物传记等也都登上了贺岁电影的舞台,上演着具有自己特征的内容。今年贺岁没有了冯小刚,贺岁电影已不仅仅贯穿于冯氏喜剧之中。
周星认为,贺岁档是宣扬中华文化、培育大众文化意识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博人一笑,有这样的趋势,也说明大众文化意识的增强。观众的文化意识增强,他们走进影院想获得自己内心所需要的体验和感受,这为贺岁电影提供了很大的文化市场的同时,也向电影文化提出了挑战。我们的贺岁电影怎样才能承载起观众的文化追求?贺岁电影究竟应该打出什么牌?
从众多影片疯挤贺岁档可以看出,在电影发行方看来,承载起观众的文化追求不过是打着某种文化的噱头,通过影片上映之前大量的宣传把尽可能多的观众吆喝进电影院。在这些吆喝声中,打出“贺岁”的牌子,很多其实并不具备贺岁的品质。“不要疯狂地迷恋贺岁档,它只是个传说。”影院经理们把小沈阳在《三枪拍案惊奇》里的这句话套用在了如今国产电影市场的身上。如今的贺岁档俨然成了电影发行商兜售大片的渠道。只有贺岁档,没有贺岁片,这样的现象使得买票进电影院支持中国电影的观众,抱着希望进去,低头失望而返,一出电影院就大呼上当。而贺岁档的真正繁荣,不应该只是扎堆和争抢票房,它应该有的是内核与宣传相契合作为支撑。
至于贺岁电影究竟需要打什么牌,这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早期喜剧式的贺岁片早已不是独领风骚。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取材于远离生活的历史,还是贴近生活的琐碎,电影本身应该具备高品质始终是不变的。希望有一天,电影能够真正通过电影艺术,把最普世的关爱和最美好的人生理想,欢乐地传达给千家万户,给予人们慰藉和思考。如果有一天,优秀的影片不再同挤贺岁档,而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档期,让观众形成常年的习惯性观影期待,那么百姓对中国电影的美好期待就得以实现了。(郑寒月)
责任编辑: 金婷 |
- 2010-02-02冬日里的暖流 一份别样的“贺岁礼”
- 2010-01-28《花田囍事》发贺岁版海报 古天乐被美女环绕
- 2010-01-18国产献礼贺岁片为何见阿凡达就跑
- 2009-12-31“贺岁”娱乐应有品位
- 2009-12-31贺岁片的名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