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心理上的城乡差别更应消除
http://wmf.fjsen.com 2010-01-26 17:51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上下班时是人流高峰,公交车上难免因为拥挤而发生口角。一天早上,两位妇女的争吵就让我觉得格外不舒服。吵着吵着,一个女人对另一个说:你一看就是农村来的,丢人不丢人,还好意思跟我吵。另一位答:你别给城里人丢脸了,就你这素质,真有钱就打车去。

因为拥挤碰撞而发生的口角,靶子却打在了城乡上。虽然她们的行为只是少数,不代表大部分城里人和农村人,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和乡村的二元化不仅体现在福利待遇、基础设施等物质层面,也体现在文化、心理等精神层面。有些城里人,心里有一种下意识的优越感,总觉得农民文化程度低,知识少,素质差,看不起农民。而在一些农民心里,对城市也有一种排斥感,觉得和城里人有差距,有的虽然到城市工作多年,却总融不进城里人的生活中去。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广大农民为国家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许多地方的农村依然贫穷、落后,农民生活负担重、收入低。现实中,农民不但生产粮食、蔬菜供城市居民食用,也为城市的建设和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奇怪的是,有些城里人不但不感激农民,反而看不起农民,看不起自己的衣食父母和同胞兄弟。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因为出生地的不同而在福利待遇、就业机会、资源的享有上有天壤之别。

其实,农民和城里人没有本质差别,许多农民子女通过读书、经商等途径走进城市,在城市扎根生活,很多城里人就是农二代、农三代、农四代。

如今,我国已开始从制度上对城乡二元结构进行改革。今年元旦开始,广东开始告别“暂住证”,实行居住证制度;去年上海的户籍制度也有所松动,放宽了落户条件,总体趋势是逐步取消城乡户口差别。然而,弥合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不仅要在制度上改革,也要从文化心理上引导,建构一种公平的、相互尊重的、彼此理解的文化。(北京 十月舟)


责任编辑: 赵舒文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