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捐款岂能肥水不流外人田?
http://wmf.fjsen.com 2010-01-18 11:09   来源:光明网    我来说两句

有钱难买愿意。捐赠者想把钱捐给谁就捐给谁,别人无权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然而,有很多人却认为中国人捐款就应该自留地里撒尿——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逻辑简直就是扯淡。假如按照这种错误的观点来推理的话,汶川大地震就不应该接受外国人的捐款,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

据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消息,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8,888美元。(1月10日《环球日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上大学,谁不想上最好的大学呢?同理,给大学捐款,谁不想捐给最好的大学呢?在我看来,张磊的选择无疑酒是非常正确的,他把钱捐给耶鲁大学,可以保证每一分钱都会用在教育事业上;他如果把钱捐给国内的大学,谁能保证捐款不会变成筵席上的鲍鱼,龙虾呢?谁能保证捐款不会变成“二奶”的乳罩、内裤呢?一言以蔽之,他把钱捐给耶鲁大学就是捐给了学校,假如捐给中国的大学那就是捐给了校领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诸君睁大眼睛瞧一瞧,看一看,我们的大学近些年来都在干什么劳什子呢?校领导上串下跳搞关系,为自己高升找铺路石、敲门砖;教师银元当眼镜——向钱(前)看,让学生当苦力,自己忙着抄袭论文,以便提高身价好进行敛财;有些姿色的女大学生,根本就不学习而是忙着找富人当老公,更有甚者,干脆就给富人当了“二奶”。因此,把钱捐给这样的大学,真不如扔到水里还能听个响呢。多年来,我们捐款、“被捐款”了多少钱?有多少用到教育事业上了?恐怕只有鬼知道啦。

大学应该是学术的殿堂;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应该是德育的桥头堡;应该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可是,我们的大学却成了典型的官场,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咱们抛开种种腐败现象不去说,就单单说说大学的大门吧,一个比一个漂亮、豪华、奢侈。教育水平却实在是不敢恭维,六十年竟然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师级的学生。长此以往,如何得了?管理者还在醉生梦死,自欺欺人。这怎能不让人怒发冲冠,义愤填膺呢?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大学已经不是疥癣之疾,而是病入膏肓啦。如果还是讳疾忌医的话,那离“死亡”就真的不远啦。其实,要想让大学“康复”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官场的归官场,大学的归大学。进一步加快民主建设的步伐,公开选聘大学的领导、教师,改革僵化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人才留,蠢材走。我不知道这到底有什么难办的?为何就没人去做呢?呜呼哀哉,夫复何言?(毕文章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 赵舒文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