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22时14分的时候,我们还通了电话,说好要碰头商量事情,没想到22时38分就发生了这样的事。”马巍哽咽了。在杨济源生前,他们既是亲如兄弟的同学,又是学生工作中的好搭档。杨济源的离去令他感到异常悲痛,但他对杨济源见义勇为的举动并不感到意外:“以他的性格,当时他肯定会出手,虽然这个结果让我们非常难以接受。”
在杨济源担任班长的班级里,约30名同学分别来自宁夏、福建、安徽、山西、浙江等地,却始终亲如一家。在老师和同学的回忆中,这位高高瘦瘦、特别阳光的男生,就是团队的“主心骨”。“杨济源是个北方男生,正直、大气,做事又很细致,很受同学欢迎。他担任班长的班级是年级里最有凝聚力的。”杨济源所在年级的年级主任周老师这样评价。
杨济源同时身兼年级副团总支书记一职,还参加了志愿者工作,所有事他都认真负责。只有少数人了解,老家在天津蓟县的杨济源其实家境一般,务农的父母要担负三个孩子的成长费用。入学前两年,他一直在勤工俭学。
杨济源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在校外也引起强烈反响。杭州市有关领导1日晚探望慰问了杨济源的家人,对杨济源在抓小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嫉恶如仇、伸张正义的英雄壮举予以高度评价。
大讨论:“大学生应当成为引领社会正气的群体!”
据介绍,公安部门正依照相关程序,为杨济源申报杭州市“见义勇为”的荣誉称号。
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杨济源的牺牲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有人认为:大学生不要挺身而出,生命可贵,为了抓小偷不值得。而在悼念现场,很多同学告诉记者,当代大学生就应该向杨济源这样弘扬社会正气的榜样看齐。
“杨济源同学遭遇到这样的不幸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是他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大二学生张雅琴说,“杨济源的行为不是偶然,他本身是个正直的人,遇到那种情况,他不假思索就这样去做了。我就是佩服他这种勇气。许多人听到消息感到震惊,震惊的不光是发生这个事情,更震惊当今时代我们身边还有这样勇敢的人。”
“我们社会到今天,可能就是缺少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就像有人落水了,旁边有很多围观的人,就是没有人跳下去救人。”马巍说,“杨济源的行为值得我们更多的人学习,大家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不敢去做正义的事情,邪不压正,正义永远是社会的主流。”
一位大学生在网上发的悼念文章说:“大学生,一个承载民族未来主干的群体,接受最良好的教育,有着高素质(尤其是道德),应当是引领国人民族文化民族气节的一个群体,对于正义,我们不站出来,还有谁站出来?!”
![]() |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09-12-25小伙见义勇为抡起自行车砸翻飞车抢匪
- 2009-12-23榕提高见义勇为奖励标准
- 2009-12-10勇救落水母子的大学生获"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称号
- 2009-12-08一座富有正义感城市:长春"9.29"见义勇为群体纪实
- 2009-11-16时代精神的“塑造者”:见义勇为大学生英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