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古城荆州显得那么平和:公园里,老人们在薄雾中晨练;马路上,上班族在匆匆赶路……在三个英雄学子的母校长江大学里,悲痛尚未消散,新的生活已经开始。
今天,离“10·24”已经过去了约三周时间。一群青春学子、一
次无畏选择,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再次走近了这个英雄集体。
他们为“价值之争”画上句号
面对生命的呼救,大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选择——救人——为了将救援之手伸向江中的两名少年,他们手拉手结成了“生命之梯”。正是因为这个“一念之间”的选择,三位年轻学子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换来的是两个懵懂少年的第二次生命。
回想那激流中的“生命之梯”和那逝去的青春身影,所有的赞誉之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宁愿一切都没有发生。在赞美他们无畏的勇气之余,有一个问题始终在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三个大学生换两个少年的生命,值吗?
遭遇“价值拷问”的并不只是这一次;几乎每一次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背后,这样的讨论都曾出现。上世纪80年代,24岁的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为救69岁的掏粪老农献出了生命。一时间,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与古稀之年的老农生命的“互换”是否值得,引发了那个时代关于“生命价值”的大讨论。
不同的时代,同样的话题。只不过,拥有了网络的今天,我们可以讨论得更具体、更深入。有网友发帖指出,提倡“科学施救”固然没错,但在落水生命稍纵即逝的危急情况下,更加彰显的是个体固有的道德底蕴和人性的光辉,何况“结人梯”的施救方法并非毫无“科学”和理性含量;一位云南网友更是反问,如果大学生救小学生是不值得,牺牲三个人救出两个人是不值得,那么在并不久远的2008年汶川地震中,所有的中国人,都愿意倾尽全力去救出任何一个被埋在废墟中的同胞,你们说,值不值得?
这不正是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答案吗!英雄的学子们,用他们年轻的生命,结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价值之争”,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个永恒的真理。这在市场经济和成本意识流行的今天,显得是那么难能可贵。
“90后”是大有希望的一代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参与救人的“英雄集体”中,大部分都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通常,我们会用“90后”这样的称谓来称呼这样一个群体。
不知何时,“90后”几乎成了颓废的代名词。在很多人心目中,他们沉迷电子游戏,只会撒娇或者“啃老”;他们是“有热情无热血,有欲望无理想,只高兴不高尚”的一代,是从不按规则“出牌”的“非主流”一代。在某些舆论中,“崩溃”、“堕落”、“颓废”似乎成了他们洗刷不掉的“印记”。
可正是这样一群“90后”,却在暗流涌动的长江上唱响了一曲“生命赞歌”;面对危难中的少年,他们手拉手搭起了一座“生命之梯”,用自己的壮举向世人展示了“90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此情此景,谁还能说他们是“崩溃的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