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赞许“江城好医生”是在呼唤医德回归
http://wmf.fjsen.com 2009-12-28 10:05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据12月23日《武汉晚报》报道,55岁的武汉市医生王争艳被评为“江城好医生”。从医25年,她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至今还常开两毛钱的处方。

“裹着一身寒气骑车到达诊所”,“忙到中午12点半,病人稀少,她才敢在微波炉里热一下中饭——那是家里头天晚上吃剩的饭菜”,“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平凡中的细节勾勒了一位仁心的医者。在即将告别工作岗位的时刻,王争艳收获了人们如潮水般的赞许与祝福。

王争艳所以让公众为之动容,实乃因为这样的医生在今天不多见。现实语境下,医生头上的光环渐渐黯淡。对患者的傲慢,信手涂鸦的笔迹,看不懂的处方上写满昂贵却不一定有用的药品,这是公众对当下一些医生的大致印象。一些时候,一些医生的确扮演了拉升患者看病费用的不光彩角色。高价医疗已成一些百姓不能承受之负重。

对王争艳的礼赞,更多的是一种呼唤。“王争艳”不仅成了“恪守医德”的代名词,而且寄托了公众对廉价医疗的热盼。民心所向,期待王争艳不只是个体、不只在江城。潜意识里,人人都希望遇到王争艳这样的医生,拿到王争艳式的处方。这是一个王争艳这样的好医生稀缺的时代,换言之,这是一个公众呼唤医德回归的时代。如今,公众用对一位好医生的掌声与热捧,对其他医者的职业操守提出质问。

诚然,高价医疗的关键,不尽然是医德之不存。之前,一些地方医院的市场化进程失于无度与无序。或许,曾经有N个王争艳,但已然成为传说。医院背负的创收之重,很多时候决定了医生手中的笔写不出廉价的处方。

公众朴素的梦想,无非是呼唤医德回归,如王争艳这般。但医德之生根发芽,务需合适的体制土壤。但愿献给王争艳的如潮掌声,能给新一轮医改更多的启示。(然玉)


责任编辑: 赵舒文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