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关于提高德育成效的思考
http://wmf.fjsen.com 2009-12-22 10:4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提高道德教育的成效,需要处理好道德的说理教育与示范教育的关系,解决好社会成员的道德诚服问题。无论是道德理论还是道德认知,最终都要转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实现知行合一。因之,衡量道德教育的成效以及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光是看道德理论、原则等知识性的价值信息是否输送给教育对象,更为重要的是要看教育对象是否发生了“外化”的实际道德行动。进而言之,与道德的理论性、价值性相比,道德的实践性更为重要,甚或说,道德不显见于社会成员的行动之中,它也就不复存在。由于道德教育具有价值认同性,因而,对教育对象的道德接受和内化发生作用的,绝不只是写进文件中的道德条例、写进教科书中的道德规约、人们嘴上说的道德口号、墙上挂的道德训示,更为主要的是教育者、周围人群对道德的实际践行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即是说,受教育者对社会倡导的道德价值思想、原则的认同,不仅取决于道德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更取决于社会成员对道德的态度和践行状况,因为社会成员都具有社会学习的能力,他人良好的道德行动,会熏染受教育者。无须赘言,最能打动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方式,不是道德理论,而是道德行动的示范性教育。质言之,以行动注解的道德,更具感召力。为此,我们在注重道德理论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为社会成员树立“零距离”的道德典范的标杆。树立道德典范,要避免道德完美主义,切忌使道德典范成为人们可敬而不能学的摆设。今年我国开展的第二届由网民投票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不仅体现了公民共识,尊重了社会成员的道德主体性,而且也是对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变革,因为社会成员对道德模范的商讨、评论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自我道德教育,因而它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激励和感化作用。(王淑芹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 赵舒文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