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对社会的作用——在巴黎中法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2009年11月25日,首届中法文学论坛在巴黎开幕,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率6位作家与代表法方的8位作家、汉学家进行文学对话。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孔泉大使莅临开幕式,他说:“希望能够有深入的交锋,使大家在不同的国度里,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对一些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这非常有意义。”王宏甲是参加论坛的中国作家之一,他去年曾参加首届中日韩文化论坛。以下是王宏甲在巴黎的发言。
参加这个论坛,有机会向法国的作家、评论家、哲学家,以及法国的中国研究专家学习,我很幸运。最初我准备的发言,主题是文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关方面建议我对题目略加修改,让我讲讲中国作家应如何关注社会。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个话题,应该说是多数中国作家所关注的。这种关注,是同中华民族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命运相联系的,民族灾难之重,痛苦之深,不能不关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正碰上一个计算机时代在全球出现,面对各种陌生事物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当代作家也不能不关注社会,这就构成了中国文学的一个主流基调。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这些年特别留意的是,要想能有比较开阔的眼光去关注社会,我就应当向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家学习,向五千年来一切优秀的文化学习。我相信古往今来一切为了使人成其为人的伟大奋斗和努力,都值得我深深尊敬,并且能够赐予我力量和智慧。
100多年前,法国艺术家罗丹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技师和工厂主的时代,而绝不是艺术家的时代。在现代生活中,追求的是功利。”他说,“心灵、思想、美梦,再也没人提了。艺术是死了。”在这里,罗丹关心的显然是社会许许多多人的心灵、思想和美梦。
今天是不是比罗丹的时代更好一些呢?我看到,我们似乎并不比罗丹幸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罗丹所说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在全球加剧了。现在不仅是罗丹说的“技师和工厂主”的时代,还是金融家和财团的时代。科技的大规模的开发力量,使全球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就在本月14日,威尼斯居民为自己的水城举行“葬礼”。威尼斯城的排水系统是很发达的,但当初的建筑师并没有预算到今天地球环境的整体恶化,温室效应导致的海平面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威尼斯的存在。科学家预言威尼斯城将被淹没看来已不是不可能。加上畸形发达的旅游业排挤了其他产业的生存空间,基本生活物品的价格持续上涨,许多人离开家园,威尼斯人口已减少到不足6万人。“葬礼”中,一艘粉红色的凤尾船载着一具棺材,由数十条小船护送,沿威尼斯大运河蜿蜒前行。最后,抬柩人打碎棺材,取出一面绘有凤凰的旗帜。这意味着威尼斯人并不甘心这座心爱的水城死去。中国人对这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期望是看得懂的。在我看来,凤凰涅槃寓意便是:只有人类的精神、价值观再生,威尼斯才可能从灾难中复活。
![]() |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09-12-21文学中译西 已成一道坎?
- 2009-12-21“手机文学”会否迎来井喷?
- 2009-12-11瓦西里耶夫再次摘取俄罗斯文学最高荣誉奖项
- 2009-12-11用钱衡量文学很悲哀
- 2009-11-11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20周年纪念笔会在武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