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在接受本台记者专访的时候指出,今后公安部还将会陆续公布已解救的未查清生源被拐儿童的信息。
解说:
竭尽全力,为了让被拐的
孩子们和亲人团聚,当华国抗和父亲相聚的温馨场景还停留在我们脑海中时,其他生源不清的孩子他们能否找到回家的路,关注的背后是我们更多的期待。
主持人:
看完这个短片,人们很本能的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被拐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张文娟(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从很多案例来看,实际上我们说这个社会中有一些家庭我们可以归类为是高风险的家庭。比如说有的是单亲,有的在城市里忙于生计的农民工家庭,或者还有的是事实上已经没人监护的这种未成年人所在的家庭。这样一些家庭因为缺少监护,这种孩子就更容易被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一下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的主任陈士渠。
陈主任,您好。
陈士渠(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
你好。
主持人:
刚才我们通过短片了解了,60个孩子里面已经有一个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家属,父亲,还有59个孩子没有找到,这什么原因呢?
陈士渠:
是这样,生源不名,其中一个原因是被拐儿童往往被人贩子多次转手倒卖,一旦其中一个环节没有查清,或者人贩子抓不到,就是断线了,即使解救了被拐卖儿童,也难以顺线追查,找到他的亲生父母。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打拐的DNA信息库中,也未能比对他的亲生父母。
主持人:
您刚才说到DNA信息库,如果说建立了DNA信息库的信息越多,是不是越有利于孩子找到自己的家庭?
陈士渠:
是这样的。
从理论上讲,建立打拐DNA信息库是确认被拐儿童生源的最好的方法。但是它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所有的失踪和被拐儿童亲生父母的DNA信息,还有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的儿童的DNA信息,都必须采集入库,这样所有的拐卖儿童案件,从理论上来讲都是可以侦破的,所有被拐儿童都能确定生源。但是在实践中,血样应采尽采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我们这次把一些未比对的被拐儿童的信息公开发布,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来供被拐儿童家长辨认。
主持人:
那现在这个DNA信息库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