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新闻纵览
蔡武谈新中国60年舞台艺术发展:百花争艳 全面繁荣
——文化部部长蔡武谈新中国60年舞台艺术发展
文明风   |  时间: 2009-10-22   |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记者:60年来,我国舞台艺术在表现形式、内容主题、题材拓展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突破?

    蔡武:60年来,我国舞台艺术在表现方式、内容主题、题材拓展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此次参加“献礼演出”的剧

目,基本代表共和国60年来舞台艺术的发展成就。

    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揭开了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新篇章,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焕发出极大的创作激情,艺术创作进入一个崭新时期。此时的作品大约有三个题材:歌颂、回忆、斗争,即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和美好生活,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做斗争。1956年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的艺术创作成绩斐然:话剧开始“民族化”的探索,戏曲逐渐形成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创作现代戏三并举的政策,推出了一批优秀剧目,在表演和唱腔上都有创新。歌剧、舞剧也涌现一批优秀作品。至于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舞台艺术创作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冲击,路子才越走越窄。

苏州昆剧院的《牡丹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步入新里程,特别是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廓清了长久以来束缚人们的一些思想观念,为解放文艺生产力开辟了道路。在“三并举”剧目政策的指引下,戏曲艺术恢复了青春与活力。历史剧与现代戏创作重新起步,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有更大拓展。一批“探索性戏剧”在观众中引起较强烈的反响,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实践活动,也开始迈步。舞蹈艺术从长期的停滞状态全面复苏,一批打动人心的新作相继呈现,这些作品多为当代题材,在舞蹈风格上不拘一格,大胆糅合了中国传统舞蹈和西方现代舞蹈的表现方法,树立了一种新的舞台形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传统的复活”艺术展举行 10-14
 中国民族艺术何以花开四海 09-14
 "金孔雀"刀美兰:民族根是艺术魂 10-09
查看文章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的用户名密码。
昵称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