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凯里纸厂关停,巴拉河重现昔日清澈容颜。
2009年3月26日,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凯里火电厂被关闭,凯里空气中飘荡的浓烈二氧化硫气味逐渐散去,天空开始变的湛蓝清亮。
奋达公司、丰球磁材厂、康尔佳制药厂、瑞安水泥厂等在凯里财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工业企业也正面临搬迁和正在搬迁。
关停、关闭、搬迁……凯里市对外传递出一个信息,“绿色”已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还民众一片碧水蓝天
发黑发臭的河水,鱼虾绝迹,牲畜不敢饮,人不敢下水,生活在巴拉河沿岸的凯里农民一直饱受着污染之痛。
头昏脑胀、鼻炎屡犯,凯里火电厂大烟囱里冒出的黑色烟雾,让凯里城区居民苦不堪言。
多年来,只重经济发展的结果,在带来凯里经济节节上升的同时,从农村到城区,污染带来的生活之痛日益凸显。还民众一片碧水蓝天,已迫在眉睫。
如何解决既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又不破坏生态环境这一难题摆在了凯里决策层面前。
在全省倡导“生态文明”,黔东南州提出走生态文明崛起的科学发展道路这一大前提下,凯里市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一直解决不了污染问题、成为投诉“热点”的凯里纸厂,成了众矢之的,关停纸厂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省、黔东南州、凯里市三方共同努力下,2007年9月,运转了半个世纪的凯里纸厂成为历史。
紧接着,凯里市开始实施“退二进三”重大战略决策,对城区工业企业逐步进行搬迁、改造或关闭停产,第二产业从城区退出,留出空间来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对凯里空气造成重大污染的凯里火电厂成了又一个被“开刀”的企业,2009年6月,凯里火电厂退出历史舞台。此举,造成凯里市每年直接减少财政收入8000余万元,间接减少4000万元,共计减收1.2亿元。
面对如此大的财政缺口,黔东南州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杨正明和市长洪金洲很坦然。他们表示,经济上的缺口可以通过调整结构,发展其它绿色经济来填补,而如果地方生态遭到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将无以弥补。
数据显示,关闭火电厂后,凯里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168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1.0757万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纸厂关停后,巴拉河挂丁断面以下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上升为现在III类水质标准。
碧水蓝天在凯里重现。
生态与经济共生共长
“对凯里现有的那些高耗能、有污染的企业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寻求这些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点。”黔东南州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杨正明说。
在凯里纸厂、凯里电厂相继关停后,对凯里城区其它有污染的工业企业的搬迁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些企业搬到哪里去,如何搬?
责任编辑: |
- 2009-09-28按生态文明要求建设新农村
- 2009-08-17中国首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出炉 福建第五
- 2009-09-28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