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新闻纵览
文化观察 中国文化产业不做“纽扣”
文明风   |  时间: 2009-04-16   |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从业者说】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总经理张宇:现在国外市场比较萧条,平庸的文化产品多被挡在大门外,一些“小散乱”的生产单位将在洗牌中逐步被淘汰,真正抗风险能力强的是有自主品牌的“满汉全席”。文化企业不应该“熬冬”,而应该抓住机遇勇敢“冬泳”。在金融危机下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集成国内外多种资源,形成强大的民族产业品牌和市场主体。

  资源重组打造产业新“龙头”

  并购整合,主动进行跨地域、跨行业联合,打造产业新龙头,抱团过冬,成为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鲜明特点。

  这一现象在出版传媒领域表现得格外明显。4月14日,《关于长三角区域新闻出版合作发展的框架协议》在上海正式签署,由此,江苏、浙江、上海三地将在新闻出版和版权产业从内容生产、行政审批、企业联合兼并重组、信息共享、公共文化、出版“走出去工程”、版权保护与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新闻出版总署近日也表示,鼓励通过推进联合重组,三五年内培育六七家资产、销售超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

  在其他领域,跨地域、跨行业的企业联合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深圳华夏动漫整合深圳唐人动画、深圳华利达、广州甲壳原等5家公司后,组建成立了华夏动漫集团,业务覆盖了从原创动画制作、出口、版权运营、产品研发、海内外批发、连锁销售的所有环节,在国内率先实现动漫产业链垂直整合,取得了良好的协同效应与经济效益。  

  深圳方特投资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尚琳琳表示,金融危机下,大多数文化企业选择回购股份、大幅裁员、缩减业务、蛰伏等待市场转暖等对策。这对那些“树大根深”的企业来说,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快速扩张的机会,目前很多公司市值较低,谈判筹码低,公司整合相对容易,可以花较小代价来进行并购整合。长沙广电集团通过与山西公共频道、湖南教育台、海口经济频道联合办台,达到互利双赢、提高收入、扩大影响、增强实力的目的,几家电视台的面貌焕然一新,抵御经济寒冬的能力明显增强。

  陈少锋表示,中国文化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围棋盘”式的格局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市场的拓展和技术的革新。而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则指出,打破文化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市场和资本的力量正在冲破体制羁绊,我国已进入文化资源大调整和大整合的时期。

  【从业者说】长沙广电集团总经理曾雄:跨地域的资源整合,既有利于激活行业内部竞争环境,也有利于优质资源的集中和裂变,提高媒体市场竞争力。“合作办台”正是希望借此办一张突破地域的电视网,将目光投向全国市场,实现频道资源的“土地流转”。金融危机正好提供了扩大经营规模的良机,让我们可以跳出地区的狭隘视野,“借鸡生蛋”。

责编:蔡意


上一页  
[1] [2]
 
 金融危机下文化产业的"危"中之"机" 02-20
 强化管理 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 04-13
 中国文化产业的历史机遇与振兴之路 04-14
 2009:中国文化产业看好 04-14
 “山寨”文化的反思 文化产业的“危”中之“机” 02-20
查看文章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的用户名密码。
昵称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