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比如“外遇”、“包二奶”、“七年之痒”等,都已成为困扰当代许多家庭的难解之题,影响了家庭的和谐。您认为建设和谐家庭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当代人摆脱这些困境有何积极意义呢?(03-09
15:36)
陈主席: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变化,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也随之变化,由此导致的家庭不和谐问题也日渐增多,婚外情等隐性家庭不和谐现象需要高度关注。和谐家庭理论的提出,对于当代人摆脱这些困境有积极意义。(03-09
15:36) 陈主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古人用“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来形容家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发展和变化,离异事件有明显的增长,家庭的重组以及单亲家庭比例的上升,这就造就了家庭生活的不稳定。(03-09
15:37) 陈主席:我们讲的“和谐家庭”就是要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用邻里之间的和谐促进社区、村居的和谐,用家庭与环境的和谐促进社区、村居的和谐,用家庭与环境的和谐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家庭的和谐。(03-09
15:38) 陈主席:夫妻双方的心理和谐是家庭和谐的基础。维持长久婚姻并使其保持良好状态,“经常发现对方感情需要”的清醒意识不可少。(03-09
15:38) 陈主席:怎么“发现”呢?就要求双方尤其是“太忙”的一方,不妨挤出一些时间,找机会、找话题和对方聊聊天,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达到性格气质上互补,使心理平衡得以调整,工作压力得以减轻,某些心结得到释解。通过沟通,彼此加深理解,是家庭和睦的心理基础。(03-09
15:38)
省妇联副主席陈允萍谈和谐家庭建设
陈主席:家庭问题很复杂,对一个和谐家庭而言,夫妻双方的责任很重要,夫妻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都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家庭付出,共同维护家庭和谐稳定。(03-09
15:39) 主持人:去年11月,永春同志在《福建日报》头版发表了《家庭和谐初探》一文,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家庭和谐的根本在于夫妻恩爱的感情”。陈主席,生活中,您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丈夫,那从一名妻子的角度,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03-09
15:39) 陈主席:永春同志的《家庭和谐初探》一文最大的特点是现实性强、针对性强和说服力强。(03-09
15:40) 陈主席:文章从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即夫妻关系入手,依据夫妻的“剪刀差”原理,提出了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丈夫和妻子,应如何防止和避免让潜在的“感情危机”成为现实的感情危机,共同维护夫妻的恩爱和睦和家庭的稳定和谐,为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作出贡献。(03-09
1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