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文明社区 > 正文
"六到家",暖风吹开和谐花--福州晋安区茶会社区创新为民服务
http://wmf.fjsen.com 2008-11-20 08:56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张萍(左)正在分配工作 

  14日,记者来到福州晋安区茶会社区,一迈进居委会,就感受到阵阵暖意。一位大妈正拉着社区书记杨梨香的手说话,虽不知在说什么,但可以看出,她和杨梨香如同家人,关系融洽。在一个小时里,又有6位群众前来办事,居委会的同志一一热情接待、登记。

    茶会社区是个开放式社区,有固定居民1万多人,流动人口1000多人。社区内,有单位宿舍、居民自购房、政府安置房,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2006年起,社区党支部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努力探索为民服务新机制,推出了纠纷调解到家、就业安置到家、新迁居民走访到家、低保人员帮扶到家、重病患者慰问到家、两劳释放人员帮教到家的“六到家”服务理念。这些服务,如暖风吹拂,在茶会社区吹开了一朵朵和谐之花。

    五年邻里纠纷止于社区调解

    75岁的庞建新,退休前在司法单位做调解工作,2003年搬到茶会社区。提起去年居委会为他解决的那件事,老庞感慨连连:“想不到啊,做了40年调解工作,竟然也有自己难以处理的问题,多亏了社区同志的热心帮忙!”

    原来,老庞的楼上住着章某及其16岁的智障儿子。孩子生活无法自理,又时常在屋内摔物件,制造各种噪音,影响老庞夫妇正常休息。老庞说,每天清晨四五点,天花板就开始“咚咚”作响,时强时弱,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停止,有时半夜也不得安宁。

    出于同情和体谅,老庞只是好言商量,忍耐了5年。可老伴身体不好,长期下来身心几尽崩溃。无奈之下,去年9月,老庞找到章某,强烈要求其对孩子多加约束。可章某总以自己也要上班,无暇顾及为由推脱。两家关系逐渐恶化,一气之下,老庞准备上诉法院。

    “一方是残疾人,一方是老年人,都需要关心,怎么办?”杨梨香心急如焚。她积极组织社区同志上门调解,自己也三天两头往章家跑,但收效甚微。去年11月,社区请来了晋安区司法局、环保局的同志和福兴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对章某进行教育开导。最后,章某明白了事理,同意尽快搬到另一住处,并感谢老庞夫妇多年的包容,双方握手言和。

    遇到矛盾,茶会社区干部总是这样不懈努力,想方设法让当事双方分清是非,让社区居民心服口服。

    80多名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中午时分,记者在茶会社区公园边见到了张萍。她正埋头细数鞋面,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刚放学,也在一旁帮忙。

    张萍是闽侯人,2003年搬入茶会社区。由于文化程度低、没有技能,张萍打了两年零工,一个月只能挣五六百元,勉强维持生计。

    社区下岗职工多、农民工多,特别是困难群体中的中年人和妇女就业困难,这就像一根弦时刻紧绷在杨梨香的脑海里。2006年,通过多方打听,杨梨香得知长乐的金峰鞋厂缺工,而且是缝制鞋面的简单操作,工厂还允许这些活拿回家做。

    经过摸底调查,社区将张萍等人推荐到金峰鞋厂。“现在,工作稳定了,月收入也增加到1000多元,还可以边打工边照顾老人、孩子,以前真不敢想。”张萍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已是小组长了,手下还带着20多名工人。

    将手工工作引进社区,这一新举措让需要照顾家人的妇女也能轻松就业,减轻了家庭负担。据杨梨香介绍,从2006年起,社区又先后联系了德通公司、福州立奥灯笼出口有限公司、永辉超市等多家企业,进社区招聘手工工人。

    如今,茶会社区已有80多名困难群众通过这一渠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杨梨香说:“闲散人员少了,困难群众收入有了保障,社区也更加安定了。”

    不放弃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谢谢你们的帮助,我现在没有思想包袱了,以后会好好生活。”去年国庆长假刚过,茶会小区居委会办公室里充满着喜气。社区曾经帮助过的刑满释放人员邹某刚结婚,带来一大包喜糖请杨梨香等一起分享。

    邹某曾因偷窃被判了3年刑,2005年6月刑满,2006年6月入住茶会社区。邹某家庭经济困难,刚出狱那段时间,找工作屡屡碰壁,一直靠父母的微薄退休金度日。

    生活压力让邹某情绪波动,这引起了杨梨香的重视。她和社区同志多次上门安抚,不断地做邹某的思想工作。杨梨香开导他:“社会没有抛弃你,政府也很关心你,你有难处尽管来找我们。”逢年过节,杨梨香还送慰问品去看望邹某一家人。邹某终于渐渐放下心中的包袱,并在社区的支持下做起了水果零售生意。

    邹某的每一点进步都牵挂着杨梨香的心,社区同志一如既往地时常看望和鼓励他。邹某的干劲越来越大,从零售做到批发,并在台江水果批发市场站住了脚,不久又找到了意中人。

    “决不放弃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推行“六到家”服务以来,茶会社区已成功帮教了4名两劳释放人员。

    杨梨香深有体会地说:“社区工作连万家,只要我们勇于拓宽思路,勇于担当责任,从每个家庭入手,从化解每个小问题做起,就能为构建和谐海西奉献一份力量。”(记者 黄枫 通讯员 王斌青)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