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1月6日讯 (通讯员 童长福) “党员‘一帮一’帮扶制度”、“居民申报社保返还服务”、“居民心理咨询服务”……走进永安市燕东街道仙泉社区,宣传栏上一项项便民为民服务项目,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近年来,该社区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目标,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民间组织、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五位一体、共建共促”机制,采取驻区单位联建、配套组织联动、挂点领导联帮等“三联”举措,深入开展了“为民、安民、便民与乐民”服务活动。
“为民”解忧愁
“如果没有社区党员的帮助,也许今天我还在忙着找工作……”年过40的张枫琴,2006年11月从纺织企业二次下岗,在家呆了三个月后,通过社区党员“一对一”的帮扶救助,去年年初,她又幸运地找到了一份合适的新工作。
仙泉社区坚持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结对帮扶生活困难居民为重点,深入开展党员“为民”服务。他们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依托,建立下岗、失业人员信息库,积极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做好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优惠证办理等工作,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免费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目前,社区89%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与此同时,社区还加强了对“低保”对象、失业人员等弱势人群的动态管理,建立社区困难户花名册,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三年来,累计帮助社区居民办理低保54户、112人,“春蕾女童”结对子12对,“金秋助学”结对子19人,党员“一帮一”结对子37对。成立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等5支志愿者服务队,拥有志愿者216名,常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结对帮扶和治安巡逻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社区与居民的联系,受到居民们的好评。
“安民”乐家居
“有了一支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义务夜间值班巡逻服务队,社区的居民安全多了!”老党员陈万年说,近年,该社区坚持以整治社区环境、创建平安社区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安民”服务。
他们围绕创一流人居环境的目标,加大卫生整治的力度,把整个社区分为6个片区和11个小组进行网络管理,做到周周有检查,月月有评比。加大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近年来,共筹集资金50余万元,铺设水泥路面6条,建公厕1座、停车场1个,安装路灯30多盏,并深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该社区还以“平安仙泉”建设为载体,健全完善了“11211”工程,进一步落实了社会治安楼长负责制、治保例会制和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抓好社区矫正和两劳释解人员的帮教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建立了一支专业巡逻队和一支党员义务巡逻队,坚持夜间巡逻工作,保证社区居民安居乐业。
“便民”了需求
“现在可好了,社区热心为我们建起了自己的休闲场所,打乒乓球、玩棋牌,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居民陈小彬喜笑颜开地对笔者说。
近年,该社区坚持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重点,深入开展“便民”服务。他们整合服务资源,将办理户籍、婚姻登记、房产、低保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程序以及就业、医疗保健、家政、法律等服务机构的联系电话,统一编印在《仙泉社区服务手册》中,发放到每家每户,形成了一整套便民服务体系。在社区服务大厅配备了“触摸电脑”,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更直观了解办事程序。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社区还先后引进了卫生服务中心、含笑幼儿园等一批涉及居民生活的服务实体,有效地解决了居民看病难、小孩入托难等实际问题。
为繁荣社区文化,该社区还筹资3万元新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室内健身活动场所,协调辖区省煤建公司、永安煤业有限公司、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放歌舞厅、篮球场、棋艺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目前,该社区已成立了乒乓球队、篮球队、门球队、腰鼓队和秧歌队等5支文体队伍,成员达200多人。
责编:林芳斌
![]() |
责任编辑: |
- 2008-09-22永安市龙翔社区文明督导队成效显著
- 2008-09-11永安市新安社区“六联六共”联人心共和谐
- 2008-11-05永安市龙岭社区培育文明风尚见成效
- 2008-09-24永安市仙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六落实”